创新:信息工作的不竭动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息工作,是广大信息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信息的参谋决策和指导工作的作用,我们认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帅,致力于“四个创新”。⒈观念创新。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信息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多极化的发展潮流,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深深撞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工作的内容、方式、手段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还是固守传统的信息观念,就无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工作。一是树立信息产业观念。作为信息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委系统占有和控制着社会以上的信息。要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就要有信息产业观念,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并使其充分流动与共享。信息的价值本身在于其流动性和可共享性,如同货币一样,流动性越强,其价值就越能得到体现。在网络时代,委信息的公开和流动不仅具有让广大民众知情的民主价值,同时还具有信息资源共享、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的经济价值。因此,委信息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实现信息产业化的基础。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则为实现委信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可见,将委信息作为一项产业进行开发,在网络时代不仅必要而且已成为可能。二是树立有为观念。我国加入后,融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就更需要决策者们审时度势,对各种客观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工作的基础作用。因此,信息工作决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不可或缺、大有作为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信息工作者,要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摒弃信息工作无用论、无为论、克服消极厌烦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信息工作中去。三是树立大局观念。信息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既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也是信息工作的内在的要求。第1页共4页信息工作只有紧扣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经济建设中心,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树立服务大局观,就必须坚持为本级服务和为上级服务的一致性。为本级服务是信息工作的本职和立足点;为上级服务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讲政治、讲纪律的体现,是保证上级委统揽全局、正确决策的需要。四是树立开放观念。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工作的范围和领域,加入更加速了中国与世界一体化(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进程。因此,信息工作决不能走过去“画地为牢”的老路,而必须放眼世界,拓宽视野,延伸触角,既了解本地区的情况,也了解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趋向,以便更好地为各级委决策服务。⒉机制创新。要做好信息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工作机制。机制不全,信息工作就容易犯“冷热病”,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就不容易发挥。当前,要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几种机制,以更好地调动广大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人员更新机制。目前一些地方的信息工作之所以缺乏活力和后劲,与信息工作人员长期不更新有很大关系。作为信息工作者,需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较强的信息敏感性,而从事信息工作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对信息价值工作的理解和判断变得迟钝。因此,要建立信息工作人员的更新机制,实现人员进出的有序化、制度化。二是奖惩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要予以重奖,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提拔使用。同时,评选先进、稿费奖励、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激励手段的运用也要制度化、规范化。当然,有奖也要有罚。对信息工作做得不好的要实行负激励,以鞭策和调动其积极性。从各地实践看,当前把信息工作纳入机关各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显得尤为迫切,把信息工作评比与机关部门的年度奖金挂钩是变信息工作由一个人搞为机关部门人人都参与、人人都重视的有效措施。三是报忧保护机制。忧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喜忧并报本是信息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事实上报喜多、报忧少的情况普遍存在,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报忧的环境条件和保护机制。因此,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