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精读课主备人:葛晓莉19.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通过导读品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教法学法:情境教学品读感悟课时安排:二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2.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自主学习: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2.小组合作学习: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全班交流: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合作交流: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四、精读课文,突出重点1.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2.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第二课时一、走进生命话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生命生命》,这节课让我们同台湾作家杏林子一起继续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师板书课题,生读)二、感悟生命形态1、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小飞蛾的生命形态。(1)导入。第一个走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只飞蛾。(生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找出印证自己观点的语句,谈谈你的体会。(生读,思考,全班交流,练习朗读重点。学生思考的结果肯定是多方面的,如可恶的,可怜的,顽强的,了不起的等,师可相机引导生思考讨论:作者重点想表现的是哪一方面?)(3)现场采访。热爱写作的作者捉住飞蛾我们很容易理解,放了飞蛾我们也能理解,但为什么会“忍不住”放了它呢?假如你是作者,能否接受我的采访,为大家解开谜团?(师采访生,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评价,可适时引导学生再读“但……放了它!”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2、品读第三自然段,感悟香瓜子的生命形态。(1)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汇报读,生互评。(3)学生再读。思考交流:你认为自己从香瓜子的生命故事中收获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是还可以相机组织生再读引人深思的句子。)3、小结。这些文字哪里只是在讲述小飞蛾、香瓜子的故事,这分明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呀!三、寻找生命意识1、了解作者的故事,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1)师深情讲述杏林子的生命故事。(出示杏林子相关图片和资料。)[简介杏林子:她的文字曾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她十二岁时突然患上了至今人类都无法彻底医治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钻心的疼痛与她伴随,直到她六十一岁离开人世,她只上过小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