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7—62,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相应地方划出答案:1.什么是“冷战”?什么原因造成“冷战”?2.冷战的序幕、正式开始、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建立的时间和相应的条约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建立标志着什么?4、“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什么是“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拥有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操纵联合国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⑴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欲称霸世界。一、美苏“冷战”的背景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苏联克里姆林宫⑵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苏联军事力量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主要原因)东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亚非人民的觉醒。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二、美苏“冷战”的过程1、冷战序幕:2、冷战开始:3、美国“冷战”表现: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政策及整个外交方针。⑴“杜鲁门主义”出台(政治上)⑵“马歇尔计划”实施(经济上)⑶建立“北约”(军事上)三、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1、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2、两极对峙的事例:⑵德国分裂⑴古巴导弹危机⑶朝鲜战争⑷越南战争四、“冷战”(两极格局)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思维拓展:世人对于北约和华约建立后,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意见各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时间:1946年1947年1947年1991年事件: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苏联解体北约的建立(1949年)对抗华约的建立(1955年)铁幕演说冷战:小结•“铁幕”降临•——“冷战”的序幕•“两极”对峙•——“北约”与“华约”的建立•局部“热战”•——“冷战”的影响1947年杜鲁门背景时间(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2)资本主义受到严重威胁。内容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宣称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其中宣布的美国对外政策的纲领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说:“希腊国家本身的生存,今天受到了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他们由共产党人领导,在许多据点上,特别在北部边境一带,公然对抗政府的权威。……希腊政府却不能对付这种形势。”“如果希腊要成为一个自立和自尊的民主国家,它就必须得到援助。”“美国则必须提供这种援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材料中“自由国家”、“外来压力”各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表明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复兴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真的是“慷慨的举动”吗?其真正意图是什么?稳定资本主义和控制西欧,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