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来了……二〇〇五年,终于有机会真正聆听真正的一线同行课堂,想想都兴奋:在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尽管每节课都讲了N遍,但时常会发现在某个点的把握讲授上有困惑:老想突破、想创新、想有更好的课堂效果,可是老是力不从心、离那层窗户纸就差那么一点点,却没有捅破的机会。而这一次是真正的同行真是的原汁原味的课堂,相信一定会有所获得……因为有想法,所以每次看老师的视频时我都会先问一下自己:如果让我上这节课我会如何安排各个授课环节,同时也会先回忆自己上课时的授课过程,记下自己的最得意的环节,标示自己处理起来有难度的地方;同时先把授课老师的授课资料看一遍(包括课件),做到先思考后看视频。因为在线看有困难,我就先把老师视频下下来。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会认真看、认真比对、认真思考、有时会回放也会暂停。做到有对比、有所悟、有提高、有所得。视频看完后,我会认真思考总结本课的成功与不足,同时反思自己的授课、通过对比总结扬长避短,为将来能上好自己的课做准备。人之所以能进步,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思考,尤其是能深度的思考并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即: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态度决定高度”只有有了积极认真的态度,才能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做事。学生学习如此,老师的学习何尝也不是这样呢?闲话少说,现在谈谈我有幸分到的六节课的感受:一、赵立明的《我的家乡》赵老师这节课准备充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完成了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导课视频与《我的家乡》课题相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情感和自豪感;优秀案例的展示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活动过程环节设置合理,把握得当!但是也有再提高的空间,如:在学生创作作品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欠缺;老师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方面不突出、不明显!二、张玉龙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张老师的这节课通过示范操作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且任务设置合理准确目的性强,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探究学习。讲练和学生演示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合理,规范。节奏控制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的音频和视频的加工和处理采用经典的超级解霸软件和易于使用的格式工厂软件,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和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采用“老师演示——学生练习——学生演示——综合应用(ppt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适用性强,效果突出。不足之处是学生层次性和合作性不足!三、厉建阳的《文字及其处理技术》本节课厉老师的课程设计及授课可谓中规中矩,导课部分设计新颖,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整节课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不足在于课堂结构设计不够细致,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语言组织有随意化和即兴发挥的倾向;师生互动和生生协作不够,分层教学设计不够明显;缺少切题的教学场景创设,教学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但是这种方法在正常的授课时一直被普遍使用。四、史继慧的《什么是控制》(通用技术)史老师的这节课准备精心、通过电动汽车玩具做新课导入,契题、有趣且吸引学生,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教材处理灵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感受、教具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简单易懂。通过游戏的设定,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很轻松,并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史老师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整堂课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对本课教学重点的突出和突破,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不足之处是学生展示、评价不够,最大的问题是录播声音不够清晰。五、李秀美的《三视图》(通用技术)高中通用技术《三视图》这节课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在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相对较弱,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李秀美老师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动了很多心思,情景创设方面吸引了学生,但是我感觉对于本节课意义不大。在讲授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