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鄂教版第十二册《语文乐园(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1、了解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了解汉语言文字灵活多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让学生体会分号、句号的表达方式及效果。3、名言意在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精妙,激励学生执着追求。4、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积累应用成语。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精妙,激励学生执着追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第一题。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3、再次静心读句子,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教师点拨。5、指名读,男女生读。在读中领会方法。6、教师出示句子,加强方法指导。7、组织学生在小组里动脑筋写一组这样的句子,请其他小组同学说词语含义。二、第二题。1、自由读这两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2、小组互动:了解分号和句号的用法。3、教师归纳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运用了分号和句号的句子,加深认识。6、小结。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三、读一读,记一记。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33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7、制作名言名签。第二课时一、学习成语故事。1、自由朗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故事的来历。2、自由读文,说说它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3、文中的“凤毛”指的是什么?在文中勾画下来。4、让学生试着用这个成语说句话。试着找近义词。5、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学会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和人物身上发生的难忘的事,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继续培养学生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修改作文。激发学生倾吐愿望,培养写作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你最崇拜谁?说说你为什么崇拜他?2、学生交流。3、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及时交流各自感受,师生共同点评。二、再读要求,明确方向。1、出示习作要求,明确写作内容。2、师生交流习作要求和写作手法。(1)写人离不开写事。选择令你特别难忘的事。(2)要注意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3)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崇拜他的理由。(4)注意记叙文的顺序,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5)写完后,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三、对比感悟,提炼方法。1、欣赏范文。332、全班交流,小结。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我们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四、小组讲评,互教互学。1、把自己要写的那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2、指名2——3人集体交流,讨论问题,提出建议。(1)是不是一件难忘的事?(2)有没有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你崇拜他的理由?(3)是否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3、教师相机小结。五、课堂作文,集体修改。1、根据自己的口述开始写作,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2、讲明习作修改的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3、组内互改互评。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5、针对某些问题,有目的地讲评,集体修改。6、自我修改。7、修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