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相交线课标要求: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能够运用这一结论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3.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角度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的概念,辨认对顶角.教学过程:一、引入1.多媒体展示,解读章前语.同学们,坚固的桥梁,纵横交错的道路,棋盘中的横线和竖线,操场上的双杠,教室中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与相对的两条边……都给我们以相交线或平行线的形象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实例吗?(学生能举出最好,不能举出教师可就此打住)上一章我们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本章将研究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对于相交,我们要研究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对于平行,我们要借助相交直线构造的角来研究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时学习一种常用的图形变换——平移.同学们要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言之有据的思考发言,并养成习惯.2.刚才同学们探讨了生活中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实例,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展示剪刀剪纸.(我们可以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直线)请观察剪刀的运动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请与大家分享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相交线二、新课教学1.展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探究”的内容,回答问题:(1)两只相交形成几个角?∠1和∠2又怎样的位置关系?∠1和∠3呢?(2)∠1和∠2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和∠3呢?(3)剪刀在变化过程中角度变化了,对应的角还存在相同的位置数量关系吗?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3.你可以对刚才发现的角的情况进行归纳吗?4.教师解读概念:(1)邻补角:∠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概念,辨别邻补角和补角,辨别对顶角(练习)OBADC43215.请说出下图中∠1和∠2的位置和数量关系6.同学们会发现探究中∠1与∠2互补,∠3与∠2互补,你有什么联想?7.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1=3.∠类似地,∠2=4∠,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8.用几何语言表述:“对顶角相等”∵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的定义)∴1=2∠∠(同角的补角相等)9.练习:书第9页第九题10.讲解例1学生看题,说说思路,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11.练习第3页,口答12.试一试:书第8页,第2题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写出∠AOC,∠BOE的邻补角;(2)写出∠DOA,∠EOC的对顶角;(3)如果∠AOC=50°,求∠BOD,∠COB的度数.三、课堂小结本课时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四、变式练习书第8页,第8题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2:3,求∠BOD的度数.板书设计:(5)21(6)21ab4321OFEDCBAEODCBA1.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领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几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