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课堂实录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第一次见到吉老师吧?(有学生说“初见”)嗯,马上就说“初见”,第一次见到。第一次见到吉老师,从我开口说话,你知道吉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生1:是温柔的一个人。师:哪儿看出来?生1:我从你的发型看出来的。生2:和蔼可亲的人。师:怎么看出来的?生2:笑容。师:外表。你说。生3:你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师。师:年纪大了更慈祥。(学生轻笑)还有其他孩子…温柔的、慈祥的、和蔼的。你说呢?生4:我觉得您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从您的说话的声音看出来。师:说话的声音听出来的。你呢?生5:您还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老师。师:是刚才听了介绍吧。好,请坐下。是啊,我们第一次跟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他的外表,还有听他是怎么说话的。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就跟我们刚才谈话的话题有关。今天要学的课文,它是出自一部名著,在上课之前,老师简单地把这部名著介绍一下:我国的四大名著当中其中有一部名著就是《红楼梦》。《红楼梦》这本书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曹雪芹用十年写成的。一般我们现在写书,有人一年写一本,或者几年写一本,而他十年都没有写完,只写了前面的80回,后面的40回还是别人补写的。每一个人物的创作都是他的呕心沥血的创作。这部作品写的是一个家族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这个家族的祖先随着皇帝出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皇帝奖赏给他们的是十五个等级当中最高的奖赏,叫“国公”,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红楼梦的开篇,贾源、贾演、贾代化都已经去世了,贾代善也已经去世,贾母在这个大家族当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贾政,一个女儿贾敏。贾敏嫁到了南方江苏一带,生了一个女人林黛玉,贾母想到自己年岁已高,就把自己的家政交给了自己的孙媳妇王熙凤来管理。世事难料,贾母的女儿贾敏生病去世了,留下了一位只有六、七岁的女儿林黛玉,贾母特别心疼,于是就把她的心肝宝贝林黛玉接到了贾府。而我们的课文写的就是贾母带着众多的人来等待接见林黛玉的情景。老师介绍完了,大家知道这个背景了吗?生:知道了。(点评:课前让学生说说初见吉老师的印象,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由观察人物的外表、语言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课文内容。看似寻常的课前交流,其实是独具匠心。)一、复习引入,感知“凤辣子”师:声音不够响亮,知道了吗?马上我们就开始上课!上课!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预备,齐——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师:会场特别大,我们声音还需要响亮一点,预备齐——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师:“凤辣子”何许人也?贾母有一个介绍。向六、七岁的林黛玉这么做了介绍,我也请大家一起读:“她是我们这里——生:“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师:南方热人叫她“凤辣子”。贾母告诉黛玉,“凤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是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师:“泼皮破落户儿”课本上有注释,请说——生:性格放纵、不拘小节。师:(板书)我们一起说这两个词。生:性格放纵,不拘小节。师:声音再大一点儿,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听得到,一二齐——(生读)这两个词儿意思懂吗?谁来说“不拘小节”?生:不讲文明。师:“不讲文明”跟大大方方不是一码事儿。请坐下,“不拘小节”指的是?生:不斤斤计较。师:小事情不在乎,叫“不拘小节”。那“性格放纵”呢?生:自己想什么就做什么。师:合在一起她就是一个——生1:自己我行我素,都不去斤斤计较的人。师: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儿,贾母认为“凤辣子”是一个——生(齐):不拘小节、性格放纵的人。师:知道意思之后我们再读这句话就能读得更好了,贾母是笑吟吟地向黛玉介绍的“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预备齐——师生:(齐读)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就叫她“凤辣子”就是了。(点评:抓住贾母介绍凤辣子的话,借助注释,让学生初步感知凤辣子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格放纵的人。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掌握了运用课文注释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