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授课人:彭彬【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会给课文作旁批。【教学构想】1、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探究课文写作方法。2、对课文的课堂处理,避免细而全,力求精干而实用。【教学过程】一、导——导入课文,重在激趣。中国近代史上,在戊戌年(1898年)发生过一件大事,大家猜猜看,对,是“戊戌变法”,又叫“康梁变法”,其中的“康梁”指康有为和梁启超(梁任公),可见梁启超在近代中国政坛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大家也许不熟悉梁启超还是一位学者,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同学习梁实秋先生的一篇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之前先来区别一下两位梁先生。二、读——边读边画边注,重在学生感悟。读课文,标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画句子,画出精彩的和存疑的句子。作旁批,作简明的批注评点。三、问——自主提问,师生互动,重在学生探究。(鼓励发言,只是提醒学生最好按课文顺序发问探究。)说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提出你质疑的问题。(包括字词的音义)四、点——方法指点,重在教师指导。从审题入手:记了什么事?怎样记事?写了什么人?怎样写人?写了这人的什么?记了一次演讲。先写登场,光芒四射;再写开场白,难得听到;接着写讲古诗,生动难忘;又写成本背诵,博闻强记,又写讲到紧张处,不能自已;最后讲完,状极愉快。写了梁任公先生。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梁任公先生是位才华横溢,认真细致,稳健潇洒,谦逊自负,博闻强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五、用——学以致用。仿写:《记彭老师的一次公开课》。下课!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