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四十三中学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第周第课时使用日期课题:4.6互感和自感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互感现象、自感现象和磁场的能量三个方面,互感和自感现象都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学情分析学生已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及其大小的决定因素。3.能够通过电磁感应部分知识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及磁场的能量转化问题。4.通过对两个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5.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使学生初步形成特殊现象中有它的普遍规律,而普遍规律中包含了特殊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自感现象。2.自感系数。教学难点分析自感现象。教与学准备自感现象示教板,课件1教学过程一、课前任务:复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的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回答问题: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2、引起回路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磁场的变化;回路面积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引起磁场的变化等。3、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答案:会。因为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4、当电路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答案:会。也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二、课中:三、课后反馈:1.下列关于自感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B.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与引起自感的原电流的方向相反C.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D.加铁芯后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要大2.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一定越大B.线圈中电流等于零时,自感系数也等于零C.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D.线圈的自感系数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及有无铁芯决定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1、A2的规格完全相同,自感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A2比A1亮B.当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C.当断开电路时,A1和A2都过一会儿熄灭D.当断开电路时,A2立即熄灭,A1过一会儿熄灭4.如图所示,L是电感足够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若将电键S闭合,等灯泡亮度稳定后,再断开电键S,则()2A.电键S闭合时,灯泡D1、D2同时亮,然后D1会变暗直到不亮,D2更亮B.电键S闭合时,灯泡D1很亮,D2逐渐变亮,最后一样亮C.电键S断开时,灯泡D2随之熄灭,而D1会亮一下后才熄灭D.电键S断开时,灯泡D1随之熄灭,而D2会更亮后一下才熄灭答案:1、ACD2、D3、C4、AC3(二)进行新课1、互感现象教师:我们现在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学生: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产生的磁场就发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感生电场,在感生电场的作用下,另一个线圈中的自由电荷定向运动,于是产生感应电动势。教师: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教师: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因此,互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变压器,收音机里的磁性天线。教师:互感现象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都会存在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是就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2、自感现象教师:我们现在来思考第二个问题:当电路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演示实验。[实验1]演示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