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樵夫-别砍那棵树VIP免费

樵夫-别砍那棵树_第1页
1/1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可将诗人寄托在老橡树身上的回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感悟老橡树的象征意义,体味其中的亲情。二、教学目标巩固抒情诗的朗读技巧,把握好抒情诗的节奏感和乐律感,在诵读中揣摩诗歌的语言,品味诗人的情感。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可使用情景导入法,如展示一些橡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橡树的亲近感。2.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老橡树的象征意义及本诗的主题是学习的难点,师生可共同讨论探究。3.拓展延伸:尽管环保主义者把这首诗的题目作为宣传口号,但这首诗并不是写环保的,诗人重点写的是亲情,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4.比较阅读:可将此诗与前面学过的《一片槐树叶》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将感情寄托在某一具体事物上的写法。5.文学常识积累:《樵夫,别砍那棵树》自1830年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作者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年)是个记者、诗人和戏剧家。他以多愁善感的诗作而著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樵夫,别砍那棵树》。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破坏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文明”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1/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樵夫-别砍那棵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