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战略》对“走出去”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是管理学的三部曲。近期,好好拜读了波特的《竞争战略》,这是一本论述竞争战略的著作,它解决了公司管理层最关心的主要问题,诸如:一个行业内什么因素驱动竞争。竞争者将如何采取行动。行业将如何发展。制定战略计划者将如何对竞争者的行为做出反应。等等。波特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给出了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的技术和工具,并讨论了公司制定包括纵向整合、业务扩展、多元化和进入新产业等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内部资源条件,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书中的论述给予我许多思索与启示,竞争战略、企业战略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实行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于“走出去”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要求就更高,必须在世界范围内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发挥自身内部资源优势,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我省许多“走出去”的企业中,企业的战略缺失是具有普遍性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商品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很快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没有必要去研究规划,更不用费心费力的去搞战略管理,便可以活得相当滋润。然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一个“走出去”参与国际经营化的企业如果对长远的愿景开发、对认清面对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对具体战略和长期目标、第1页共3页战略的方法和预期结果、具体的年度目标和经营政策以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程序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管理,那在外部环境日趋变化下,这种生存是短视而危险的,将会导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仅仅是一个开头。据统计,发达国家的企业领导一年中要花大约40%的时间去研究战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说:“我整天没有做几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规划未来。而我国经营较好的企业的领导人一年中大约只花10%左右的时间在研究企业战略,这是远远不够的。总结下来,我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作用:首先,我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关系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的整体经营活动实行战略性的管理,企业大政方针方面所进行的决策,它要决定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措施。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针对所面临的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机会和风险所作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并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全局性。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必须强调从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加以考虑;长远性。企业经营战略不仅要涉及企业近期所面临的问题,而更侧重于着眼未来,主要是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决策提供原则和依据;指导性。企业经营战略对企业诸方面的一切工作均具有指导意义,引导企业所有部门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共同努力;应变性。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强烈,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加剧,经营战略不仅应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而且还必须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是关系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管理。如果企业无法谈及生存,无法谈及发展,更无法谈及“走出去”。其次,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提高“走出去”企业管理体制水平,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走出去”企业首先就要适应外部竞争的变化,当今变化日益加速的经济世界中,为人们所习惯的企业管理方法已越来越不第2页共3页能满足需要。企业仅仅有规划是不够的,规划是静态的,不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面临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