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施工时与所有地区的环保部门及时取得联系,针对所在地的特点,认真控制施工可能产生的粉尘、噪音、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将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纳入现场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条例如下:1.严格按照“门前三包”的规定,派专人负责工地大门两侧100米范围的卫生、安全、绿化等工作;2.施工现场大门采用防锈铁花大门,出入口设门卫,施工人员凭证进入。大门两侧标牌整洁美观,施工现场围墙抹灰后,墙面刷奶黄色防水涂料,围墙正前方砌筑300高花台。并按“标准化、景观化”要求作好宣传公告,设置“九牌一图”的公告、标语,做到字迹工整、醒目、美观、规范;3.进场前按上级规定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环保、排污、噪声、渣土运输手续,在施工中及时办理夜间施工证,加强与建设单位的联系,搞好与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城管监察及四周居民的公共关系,服从他们的管理,求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共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4.整个施工场地,除道路用C15砼浇筑150厚外,其他场均用C10浇筑一层100厚,保证硬地法施工。料具场地平整夯实,裸露地面进行绿化。大门处设置冲洗泵,派专人对进场车辆进行冲洗;5.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机具设备、各类建筑材料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材料堆码整齐,保证场内及出入口道路畅通。干净场区内无乱搭乱建,保持工地内干净整洁;6.施工现场内做好清洁工作,施工中认真搞好“落手清”,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建筑物内外的垃圾要及时清运。贯切以双增双节为中心内容的创文明工地活动,保持现场整洁、文明;7.建筑工地实行封闭,打围作业,从主体施工时开始,从建筑物底层外围搭设防尘密目安全网,且封闭高度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8.设置专人清运建筑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对各层施工后及时清扫,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清扫后的垃圾要堆放在指定的容器内;9.将建筑垃圾等楼层废弃物采取集装密闭方式袋装后装入加盖的吊斗,集中用机械吊运到地面,及时处理清运,不得从高空抛散建筑垃圾,搅拌站水泥库用彩条布遮敷。防止尘土飞扬;10.运送砂石、水泥、土石方以及建筑垃圾的车辆要求用蓬布覆盖,不得沿街、沿路散落。出工地的车辆要求用水冲洗轮胎,进出现场需用草垫铺路,以减少泥浆和泥土污染场地道路路面和街道路面,以免造成土渣灰尘飘散。同时设置专人配合清扫,保证市容及周围环境的干净。不得将泥土、尘土等带出工地;11.散水泥或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需露天存放采取严密遮盖措施。以免造成土渣灰尘飘散。同时设置专人配合清扫,保证市容及周围环境干净。临时堆土采取覆盖或专人洒水降尘措施,裸露土必须采取固化或绿化措施;12.遇有四级及以上的天气,应停止土方施工;1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14.出入现场的车辆冲洗后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把泥砂浆液澄清后,方能由沟道排入市政污水管内;15.搅拌机的搅拌废水要经二次沉淀内排入市政污水管内;16.认真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洁净,每天进行2——3次洒水清扫,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17.工地食堂应符合“食堂卫生法”的要求,设施齐全整洁卫生,食堂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统一卫生制服,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18.现场排水系统派专人管理,保持畅通,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两级沉淀后,方可排入场外下水道;19.现场生产及生垃圾集中封闭堆放,每天派专人清运;20.选择低噪音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施工噪音,尽量避免深夜施工,减少施工扰民。如必须夜间施工,应先与建设方联系,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21.施工机械要做到摆设整齐、机身保持整洁、编号明显、安全装置有效,机棚内外干净,操作方便,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有岗位职责挂牌和安全操作规程标牌。垂直运输设备必须有验收合格证挂牌;22.运输各种材料、垃圾等应有遮盖和保护措施,严防泥浆、渣土随车带出场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23.现场办公室、民工住宿必须按“标准化”要求统一规划,必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