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李村矿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网络结构、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招标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明确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规格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3产品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1.4本设备技术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果遇到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5本设备技术规格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书的所有条文提出异议,招标方可以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招标书的要求。1.7签订合同后,因招标书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需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1.8卖方提出的投标书应包括以下内容:⑴对买方技术规格书的逐条答复;⑵所推荐设备已使用的地点和数量,以及使用情况的详细资料;⑶设备安装要求;⑷软件的可靠性;1.9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2工程概况2.1李村矿井概况李村矿井建设项目包括设计总规模5.00Mt/a的矿井和与其配套的选煤厂、铁路专用线。该项目隶属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村井田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西侧、山西省上党盆地西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南陈镇、大堡头镇和常张镇。矿井工业场地位于长子县南李村村东100m处,距长治市约30km,距长子县城2.5km。矿井工业场地包括行政办公楼、联合建筑(包括灯房、浴室和任务交待室)、选煤厂办公楼、招待所、职工公寓、35kV变电站、锅炉房、救护队、铁路装车站等。井下由主变电所、采区变电所、排水泵房、1个综采工作面、5个综掘工作面、2个普掘工作面等其它辅助生产设施。详见地面工业场地平面图、井下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2.2李村与集团公司的联系根据潞安集团总体设计,矿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形式为:李村与古城矿、慈林山矿通过1000Mb/s光纤环网连接。3设计条件和环境条件3.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最高气温37.2℃最低气温-29℃年平均气温9.8℃最大日温差25℃海拔+927.6~1061.7m最大相对湿度95%平均相对湿度55%3.2地震: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防地震加速度0.05g。3.3气候:本区属东亚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夏季暖湿多雨。3.4粉尘:有较大粉尘。4项目建设目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搭建一个覆盖全矿的高效快捷、稳定安全的综合信息化网络平台。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信息管理集约化为导向,有效地将各类安全、生产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将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全部数据信息通过数字化存储、传输、表述和深加工,使其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之中,从而提高办公效率、辅助领导及时正确做出决策,最终实现数字化矿山和信息化矿山。在建设数字化矿山和信息化矿山的同时,系统应解决或现实以下方面的问题及功能:1、实现全矿的数据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对不同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做到一次录入,跨部门、跨业务系统重复使用。2、针对各业务部室、队组提供可靠的、可追查的公务办理平台,有效缩短公务处理的周期,加强部门之间关联,加快流转过程,减少部门之间协调、组织、路耗、找人、等待等中间环节,保证公务处理渠道的畅通。3、提供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方便矿各部室和员工之间日常办公及业务信息的交流和管理,实现业务办理互联互通,信息数据共享。4、根据各业务部门需求开发配套的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5、能够提取安全监测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步显示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类实时信息并提供预警,让领导能够随时掌握矿井安全生产状态,及时正确地进行指挥。6、提供可靠的信息统计和分析功能,为领导提供准确、实时的预测和决策。7、打破时空及地域限制,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异地办公。8、软件系统应做到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以上目标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