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每一道题3分)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向异性。非晶体:原子没有长程的周期排列,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等。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X/rM<0.59时,形成的具有简单晶体结构的相,称为间隙相。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X/r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相固溶体:是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溶剂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空间点阵: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是人为的对晶体结构的抽象。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一个滑移系。孪晶:孪晶是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面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体就称为孪晶,此公共晶面就称孪晶面。肖脱基空位:在个体中晶体中,当某一原子具有足够大的振动能而使振幅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制约作用,跳离其原来位置,迁移到晶体表面或内表面的正常结点位置上而使晶体内部留下空位,称为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离开平衡位置的原子挤入点阵中的间隙位置,而在晶体中同时形成相等数目的空位和间隙原子。柯肯达尔效应:反映了置换原子的扩散机制,两个纯组元构成扩散偶,在扩散的过程中,界面将向扩散速率快的组元一侧移动。反应扩散:伴随有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称为反应扩散。稳态扩散:在稳态扩散过程中,扩散组元的浓度只随距离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非稳态扩散:扩散组元的浓度不仅随距离x变化,也随时间变化的扩散称为非稳态扩散。非共格晶界:当两相在相界处的原子排列相差很大时,即错配度δ很大时形成非共格晶界。同大角度晶界相似,可看成由原子不规则排列的很薄的过渡层构成。共格相界:如果两相界面上的所有原子均成一一对应的完全匹配关系,即界面上的原子同时处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为相邻两晶体所共有,这种相界就称为共格相界。柯氏气团:通常把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后,在位错周围偏聚的现象称为气团,是由柯垂尔首先提出,又称柯氏气团。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均匀形核: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存在均匀地生长的,即晶核由液相中的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结构起伏:液态结构的原子排列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并且短程有序原子团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此消彼长,瞬息万变,尺寸不稳定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相律:相律给出了平衡状态下体系中存在的相数与组元数及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枝晶偏析:液固相线温度间隔大的固溶体类合金,当凝固冷却速度较快时,易发生不平衡结晶,使先结晶成分来不及充分扩散而形成枝晶偏析。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持续变形的过程中,随着变形的增加,强度硬度增加,而塑韧性下降的现象。简答题:(每一道题4分)第1章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分)答:1、化学键包括: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离子键: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饱和性;配位数较小,方向性2、物理键如范德华力,系次价键,不如化学键强大3、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具有饱和性第2章2.试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说明间隙固溶体、间隙相及间隙化合物之间的区别(分)答: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成为间隙固溶体。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通常是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如H、B、C、N、O等。间隙固溶体保持溶剂的晶体结构,其成分可在一定固溶度极限值内波动,不能用分子式表示。(2分)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属于原子尺寸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中间相。也是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