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组织资源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主要载体,也是决定我们党执政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整合组织资源,是指为有效完成组织工作目标,对各种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组合,其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象是组织工作涉及的各种资源要素,目的是激发各种组织资源的活力,增强党的组织优势,推动组织工作协调运转,为中心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动员和组织党的自身力量,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和建设好党的组织资源,形成党组织的整体优势。这里,从五个方面谈些认识和体会。一、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效整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资源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这些年,各地在整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资源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要认真总结,继续深化。一是如何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实现党政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浙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其中,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是重要特色。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党政干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近段时间以来,省委实施了25名县(市、区)党政正职跨市交流,这既是贯彻干部交流规定的实际行动,更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是对“一把手”这一班子配备的重点和稀缺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部分县级党政正职跨市交流,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能带来信息的流动、经验的互动;对领导班子建设而言,能更好地改善班子结构。这种结构的改善,不仅是年龄、文化结构的改善,更是一种能力、素质结构的改善,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推进发展的能力,也完全符合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在服务科学发展、优化干部资源配置方面,这些年还有一些重要的探索,比如,我省形成和坚持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已组织三批10万余第1页共11页人次机关干部直接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的发展;建立了选派干部到重点工程挂职锻炼制度,把重点工程的需要作为干部资源调配的重点,既有效解决了重点工程人才短缺问题,又在一线实践中培养锻炼了干部;实施各级机关和基层单位干部互派,让一些缺少基层锻炼和基层工作急需的干部到基层任职或下派、挂职,选调一些有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干部到各级机关任职和挂职,实现了干部资源优势互补。所有这些,都要继续总结完善,并在实践中发展。二是如何使各类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增强干部队伍资源的生机与活力。这次集中换届,中央进一步强调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问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近些年中央反复强调的,既是这次换届要做好的工作,也是长期的任务。干部队伍资源是由不同年龄的干部构成的,优秀年轻干部的不断涌现,是保持干部队伍资源整体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面,必须放到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这些年各地有许多成功的实践,其中,公开选拔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2006年6月,全省共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位公开选拔31批次,参加人员达1.8万余人次,选拔了394个职位的干部,其中,省本级选拔了64个职位的干部。还有一些干部虽然在公开选拔中没有被选拔上,但被纳入了后备干部名单,不少在以后的干部选拔中得到了使用。公开选拔推动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用人机制的形成。从资源整合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扩大了选人的视野和渠道,使原来不在视野中的干部或发展潜力未被认识的干部,通过“赛场选马”脱颖而出。目前,一些地方不断推进公开选拔工作,实施了联合公选、定期分类资格考试有限公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与此相适应的,在机关部门干部的管理上,这些年大面积推广了部门内设机构职位的竞争上岗,省本级和一些市、县还开展了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工作,使党政机关干部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下一步,要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继续加大力度,努力探索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