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一、合理安排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人体和健康、植物和动物、生态与环境教育、自然科学现象与科技教育等。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分阶段安排活动内容。例如,“感知平衡现象”的活动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设法让鸡蛋站立。通过探索,幼儿找到了两种方法:一是敲破鸡蛋的一头使其站立;二是利用橡皮泥、沙土、瓶盖等辅助材料使鸡蛋站立。第二层次:设法使铅笔站立。通过操作,幼儿借助橡皮泥等材料使铅笔站起来了,从而进一步感知了平衡现象。第三层次:学习其他几种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并利用平衡原理进行游戏。幼儿在“铅笔走钢丝”的游戏中发现铅笔两头加上“小腿”可以保持平衡并列举平衡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四轮自行车、跷跷板、大吊车的大压嘴等。2。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对幼儿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教育内容:第一,家庭中的现代化技术。它包括两个部分:①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探索蕴含其中的科学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寻找“手的帮手”——剪刀、夹子、钳子、锯子、锤子、取碗器等,知道各种工具的使用价值。②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话、空调、模糊电脑洗衣机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及安全使用的方法。第二,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技术。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代化工具,如超音速飞机、移动电话等,了解它们的先进功能。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如灶具从柴灶、煤炉发展到液化气灶、电饭锅、微波炉;通讯从烽火、旗语发展到电话、电传、寻呼机、移动电话、可视电话;计算工具从记数算盘发展到计算器、电脑。二、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1。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踩鸡蛋”的活动中,当教师慢慢跨上用4只鸡蛋支撑的木板时,幼儿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不能踩!鸡蛋会碎的!”然而鸡蛋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破碎,此时幼儿的兴趣激发起来了。接着,教师又拎起两桶水,当幼儿发现鸡蛋在如此的重压之下仍完好无损时,由衷地拍起手来,说:“哇!老师会气功。”这时,教师却神秘地说:“老师并不会气功,这里有秘密。”在这一活动中,幼儿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2。利用“小问号室”、活动角开展多种活动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此,我园设置了一个“小问号室”,在各班设立了活动角。在“小问号室”,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组织“小问号室”的活动时,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幼儿没有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只有安排难度适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二,材料有利于操作。如幼儿用磁铁“探宝”,寻找各种“矿藏”;用瓷瓶子、袋子、水、气球等材料寻找空气,做各种有趣的空气实验。第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探索兴趣。活动角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在“神奇的印刷术”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模板、印章、铅字等盖印图案、文字。在“奇怪的光”活动中,幼儿在活动角用三棱镜分解光束,用光束打“靶”、照娃娃等。另外,幼儿园设立的“烹饪室”也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了操作条件。3。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幼儿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次,幼儿对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