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作者:亢宝君教学目标: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领悟诗歌意境,感悟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影片。课件出示《深圳走进新时代》2.你们在影片总看到了什么?(指名说)知道这是那座城市么?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现在的深圳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经济特区。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3.是啊,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板书课题: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通读诗歌1.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为每一个小节标上序号,把你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课文中的生词都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3.这首诗歌一共几个小节?八个小节。(指名按座次朗读)4.指名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深圳的昨天是什么样的,今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5.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和”的五个读音。三、细读感悟,理解文本1、学习第1、2小节深圳的昨天是什么样的?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板书:贫穷落后)2、学习第4——7小节师:孩子们,让我们走出昨天的失落与无奈,大家来看看今天的深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生答读第四小节)师:听了他的回答,老师觉得深圳的今天真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快来看高速公路——(学生接读)师:还有哪些变化呢?(学生答读第5、6小节)3、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焕然一新)4、学生朗读第7、8小节师:感受着我们的特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此刻的激动与自豪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吧。(学生齐读4-7小节)师:回眸深圳的昨天,再看一看今天的深圳,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回答)5、学习第3小节师:哪一节也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感受呢?(第3小节)师:从哪些具体的语句感受到深圳的这种变化的?(短短的几年时光)师: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恰好形成了对比?(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师:是啊,昨天的多年不变更突出了今天的变化巨大。(板书:多少年来一个模样短短几年变化巨大)师:谁还想说?(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这一节在全文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想读么?想读的同学请起立,读出你的体会来。师:从昨天贫穷落后、多年不变到今天的焕然一新、变化巨大,我们不禁要思索:一个当年的小小渔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生回答,相机板书改革开放)四、总结升华同学们,有党中央富国强民的好政策、有勤劳智慧、发奋图强的中国人民,还有你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在不懈地努力着,这儿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祖国的明天也必将大放异彩。孩子们,最后让我们和着乐曲齐读这首诗歌,一起再次感受深圳的惊天巨变让深圳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吧!五、拓展延伸今天回家,请大家仿照这首诗歌的写法动笔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某座城市,老师期待你们的佳作。六、板书设计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昨天今天贫穷落后改革开放焕然一新多少年来一个模样短短几年变化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