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整合调研报告《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品牌,加快西生态旅游圈和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建设步伐,提高我省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以、神龙架、武当山为重点的“一江两山”旅游区域综合开发,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彰显品牌特色,支撑和带动全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根据《规划纲要》,省政府从年开始,着手编制《省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控制性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并获得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年元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组织实施。同时,为实现西圈旅游业的科学发展,使旅游业成为西圈发展的引导产业、龙头产业,成为崛起于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启动了《省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西总规》)的规划编制工作,其指导思想就是旅游未来发展战略是“一城两圈”:以武汉为龙头,武汉城市旅游圈和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而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旅游发展则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将西建设成为各类文化彰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我县旅游在全省旅游规划中的定位(一)我县旅游在《控规》中的定位《控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把库区旅游作为地区第一支柱产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总体定位与目标战略、支撑体系与发展重点、资源整合与控制协调、重点项目与投资安排以及实施保障与政策措施。那么,县在这些规划内容中定位又如何呢。1、在发展目标上,规划在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就业人数以及为农民纯收入贡献量等发展目标上,都参考了县的发展数据。2、在支撑体系与发展重点上,一是骨干景区体系建设项目,第1页共5页灵龙峡-山生态旅游区在规划建设12个4a级旅游景区中被列第三位。规划中指出:县要“充分发挥省绿化达标第一县,国家级生态示XX县区的绿色环境优势,建成融白水漂流、原始森林观光、奇观地缝穿越、母系嫘祖部落体验、玄庙观道教养生修性、灵龙生态农庄乡村游等休闲度假产品于一体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二是关于旅游专线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认为“灵龙峡生态旅游区公路是连接和神龙架的重要通道,对于开发建设新的旅游景区、促进旅游向腹地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争取尽快打通。”三是对于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我县镇、镇被列为服务重点景区规划建设系列特色旅游专业镇。四是旅游服务要素体系建设,县要配套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加强嫘祖庙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在资源整合与控制协调上,作为库区四县一区之一的县,在长江流域规划建设的12个各具特色的度假基地项目中,县灵龙峡-山休闲度假基地被列在第9位;在打造9个中国最佳漂流旅游目的地项目中,灵龙峡漂流产品被列在九畹溪、神龙溪、杨家溪、青龙峡之后,处于第5位。与神龙架、巴东小神龙架,“是森林植被覆盖最好的区域,以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污染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旅游”,“重视培育和发挥新节点作用,提升灵龙峡-山生态旅游目的地价值”。4、在重点项目与投资安排上,纳入政府近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灵龙峡旅游公路提升与安保工程400万元;灵龙峡-山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740万元,其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1130万元,道路、码头、安全及标识建设1506万元,主要景区建设4898万元,游客中心及生态停车场建设1206万元。年5月,省政府在召开了旅游发展现场办公会,安排我县旅游重点建设项目6个,涉及扶持资金1175万元。(二)、我县旅游在《西总规》中的定位《西总规》及旅游专项规划已基本定稿,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涉及到旅游的描述和项目很少。1、在资源分析与评价中,作为江河、溪流、峡谷景观提到了的灵龙峡;作为文化景观资源提到了嫘祖文化节的节庆旅游第2页共5页资源、山的宗教文化特色资源和嫘祖的名人文化特色资源。2、在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形成“三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