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十二章经演讲VIP免费

四十二章经演讲_第1页
1/5
四十二章经演讲_第2页
2/5
四十二章经演讲_第3页
3/5
四十二章经演讲稿论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解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老子的精神魅力和人格魅力曾让无数大家为之倾倒,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庄子钦服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而我国著名学者胡适更是称其为“中国哲学的鼻祖,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老子哲学博大精深,历来世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很多地方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我对它的理解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起。一、修身齐家所谓修身,就是指自身道德问题。中国是个讲美德的国家,也以美德而成名。我们要努力约束自己,培养自己,深化自己,以德服己,以德服人。在《道德经》一书中,有很多关于修身的经典,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子认为天之道也即人之法,自然法则也应是人的行为规范,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到指导人类行为的高度,人类应“放德而行,循道而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自甘居于下,藏污纳垢而不自污,以慈爱之心容天地万物,所以谓上善。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韩非子注曰:“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宽厚仁慈,既是爱人,又是爱己,世人皆心怀慈爱,则“天下无弃人,物无弃物”。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诚如老子所言:“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而“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无贪欲,则恬淡而不奢侈,不会以欲乱情,所以才能内心清静,归于天性,安于天命,第1页共5页从于自然。老子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五色乱目,五音乱耳,五味浊口,只有抱朴归真,方可不为功名所累,不因宠辱喜悲。养心莫善于寡欲,经常保持淡泊清静的心态,是老子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要,知足方能常乐,才能长乐。ooo谦虚柔和是为人处世之则。“知其雄,守其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柔弱之处,才有可能将其变为刚强,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为人处事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须知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盈满则溢,满招损,谦受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故虚以明道,柔能克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功成身退,天之道”。古往今来,能真正将修身齐家做好的人很多,而失败者亦不在少数:暴戾恣睢为人唾弃者有之,贪欲过度身败名裂者有之,狂妄自傲不可一世者亦有之。世事艰难,因其纷乱复杂;红尘滚滚,在于诱惑众多。锋芒毕露则如木秀于林,必有风来摧之;所谓温柔乡英雄冢,芙蓉帐暖,玉肌生寒,儿女情长就难免英雄气短;钟鸣鼎食,金玉满堂,又岂会无人趋之若鹜。面对这一切,我们要保持淡定之心,听从老子的箴言,做到居能自然而然,随遇而安;心能恬淡宽厚,虚怀若谷;言能实事求是,重诺守信;动能审时度势,因时制宜;事能统筹兼顾,谨始虑终;施能惠而不费,泽被苍生。修身齐家,尽享齐人之福。二、治国平天下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为君。老子指引我们:“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君王,一定要像尊贵自身一样去尊贵天下人,像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只有胸怀百姓,心系天下的人才有资格为人君主。有君王之才的人,要怎样得天下呢。答曰不可用强。《道德经》中有云:“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就是说天下万物各有其神妙的自然本性,不能主观妄为,不能强行控制,主观妄为将会第2页共5页遭败,强行控制必会失去。圣明之人不会妄为,不会强行,而是顺应天命,自然而动。贤者自会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观历史,不乏百姓揭杆,世事混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道颓废,以致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十二章经演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