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窝灶烧洋芋众多食材中,洋芋颇有些亦雅亦俗的况味。入荤则荤,入素则素,一样的恬淡冲和,一样的唇齿留香。今天要忆起的烤洋芋,绝非那种盛在酒店精致瓷碟里失了草木之心、自然本性的扭捏样。和酒店内阳春白雪般的儒雅吃法比较起来,记忆中幼时在田畴阡陌的下里巴人吃法就简单得多,按照时下时髦的说法,那是一群孩童和一堆洋芋的秘事。塞上秋来风景殊,应着秋风的时节,绿野里葱茏之气渐去,茂草繁树也有了几分苍然的颜色。秋阳这时却依然透力,迎着灼灼其光,成熟的气息在田野间氤氲着、弥散着、飘洒着,经过长达半年的萌芽、抽条、开花和蛰伏,隐藏在土地里一个个浑圆的洋芋在泥土里躁动不安,它们渴望着与阳光的会面。此时的洋芋,对于儿时不知薯条为何物的我而言是绝佳的吃食。洋芋地埂被临时异化成最朴素的火灶,取其浑然天成之意,心灵手巧的小伙伴只需在上面和侧面掘上几下,火灶雏形已具。再在灶上面一层层垒上大小一致土疙瘩。侧面入柴,干柴旺火一顿烧燎,土疙瘩尽得火力,从土黄转为黝黑、再从黝黑显出灰靡之色。在这空隙,眼尖手利的玩伴已透过别人家洋芋地里的缝隙发现并悄悄摸出了新鲜的洋芋。将这些久久蛰伏经妙手捯饬方得见天日的洋芋在阳光下稍作晾晒,等灶膛里火星渐去,将洋芋悉数丢进余热袅袅的灶窝里,并将上面已经烧得热气腾腾的土疙瘩倒塌在里面,再在上面填上土密封好,就可以坐等美食那扑鼻的美味了。半个小时后,美食出炉,尚有泥香。小伙伴们你争我抢、风卷残云、不亦悦乎。饕餮之后的酣畅淋漓和心满意足,至今想来心里面还会生生平添出几分富足的惬意来。落日熔金时分,在田野里烤洋芋的场景犹如一幅画,油油地将我和我的过往纳入其中……而今,游荡在城市的烟火气息里,我以何其卑微、何其执着的姿势融入其中,城也以冷漠或者魅惑的方式改变着我和我的一蔬一饭、一饮一啄。即使与多年前一样安坐在秋日的光阴里,每每手捧着卖相上乘、香味迥异的烤洋芋,却再也嗅不到它散发出的泥土芳馨与回甘,那异香让今日的我久久回味、却无处追觅。于是方才明白,我肯定把一部分青春遗失在乡土里了,丢时无意无心,不牵不绊,但在故乡辽阔的秋日原野上,准会有一片树叶知晓且深深嵌入记忆,总有一缕阳光洞悉并痴痴等待重逢。那是珍藏在青葱岁月深处的往事前尘。那里有树有花,有你有我,还有烤洋芋挥之不去的馨香,入鼻、入脑、入心、入骨。穿越岁月横亘,我也终于了悟,久久充盈在记忆里的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段时光,或者一襟情怀。所以,记忆里的烤洋芋早就实体飞升、意象物化,即便是我远离了乡野的一草一木、一溪一石,却仍然有太多东西萦绕在心,激荡于胸。就像漫不经心走在儿时小径,记忆中开在渠旁的那簇马兰花,虽已踪迹全无、芳华难觅,而今飘然而过时,依稀还能嗅到初是那绿意深处散发出的阵阵幽香……回忆之余,我总会抬头在城市楼隙间久久放眼,瞩望那蔚蓝的天空,却再也难觅那儿时的鸟群飞过时所留的踪迹。而我也依然习惯了在没有树的城市,努力证明自己是一只望乡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