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淳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9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一、基础知识考查(18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瞭望(liào)颓圮(pǐ)下载(zǎi)气氛(fèn)B、追溯(sù)独处(chǔ)咀嚼(jué)惆怅(chàng)C、蜿蜒(wān)嬉戏(xī)蠕动(rú)给予(jǐ)D、卓越(zhuó)百舸(gě)摇曳(yè)驯服(xùn)⒉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湍急怀揣磕绊搅绊B、饿桴蜉蝣嫉妒愤世嫉俗C、黯淡黯然艾蒿竹篙D、曙光署假潦草缭绕⒊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的人。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A、境遇渊博评语B、处境广博评语C、境遇广博批语D、处境渊博批语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不济,而应当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去耕耘。B、2005年10月17日凌晨,神六飞船顺利返回,两名宇航员走出返回舱,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C、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D、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江苏省南京市淳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9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D、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⒍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主张“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B、舒婷,中国女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C、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师说》中的名句。D、“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9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圣人之所以..为圣B.余嘉其能行古道..C.小学..而大遗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8.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________句。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江苏省南京市淳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99.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①这个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①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一个中心句。它也是统率全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