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在平凡中闪光演讲稿事业在平凡中闪光——XX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谢广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XX县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谢广乐,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9年9月参加工作,2002年到市残联工作,为因工伤残人员(肢残四级),现任XX县区残联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十一五”期间,该同志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发展方针,围绕全市残疾人基层组织、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目标,深入工作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上,为XX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和XX县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分管的工作分别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化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全省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连续三年被评为XX县区优秀领导干部、XX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全省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一、勤学善思,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谢广乐同志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断锤炼党性。在学习中,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学习论坛、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学习交流实践活动,以身作则,带头完成学习任务,使市残联机关形成了自觉学习、创新工作的良好风气。为市残联创建学习型机关,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夯实基础,组织建设规范有序。如何全面快速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谢广乐以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残联系统组织网络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2002年市残联单列时,仅有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门面作为办公、档案、接待室,工作人员仅有三人,人员少、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一些乡、镇(街道、开发区)的残疾人工作几乎没人管。针对这一情况,他建第1页共3页议市委、政府及时调整残联班子,健全和完善了残联内部机构。几年来,市残联机关相继成立了办公室、办事大厅、财会室和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等三个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16人。2007争取市政府投资130余万元,在市中心购建了一栋达1000平方米,集残疾人康复指导、就业服务、技术培训、辅助器具供应、办公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全市27个乡镇(街道)残联配备了专职理事长,乡镇(街道)、村(社区)配齐配强了残疾人专职委员,由市财政落实了工资待遇。在人事工作上,他公正无私,客观包容。组织实施了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交流轮岗,适时调整部(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岗位,建议组织人事部门调整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极大地优化了干部队伍和人员结构,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全市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他非常关心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成长,注重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几年来,XX县区残联系统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整体素质高和服务能力强的残疾人工作队伍。三、务实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常年不懈的学习培养了谢广乐清晰的思路,敏锐的眼光,善于谋划的能力。党和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中、省、市残联相关的政策措施出台后,他能及时协助市残联主要领导把握政策要求,开展多层面的理论探讨和实地调研,为理事会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了资兴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如“为民办实事”,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起草、颁布实施《XX县区残疾人扶助办法》等方面,都能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以全新的眼光深看一层,远看一步,提出问题的关键和有效的解决之道,为XX县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争取了时间和机会,让残疾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一是一至二级残疾人由市财政全额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慢性病、重病、大病补助每人每年最高可达10万元;二是获取大中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残疾学生,可获得2000元至8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筹集资金14万多元,资助贫困残疾学生145人和残疾人子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