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交流材料几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课堂阅读训练形式研究高效阅读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在“最”字上做文章。挑选、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剔除、淘汰差的教学方法。不关注教学方法,所谓的“高效教学研究”,可能是一纸空谈。下面试介绍几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课堂阅读训练形式;它们都与阅读能力的训练有关,都与深入课文文本有关,都与充分利用课文有关。一、朗读体味为什么说“朗读”是实用有效的课堂阅读训练形式?这是因为,朗读教学一定是重文本的,一定非常关注课文内容的诵读品析,在这里决然看不到淡化文本、脱离文本的做法。朗读教学也一定是重生本的,因为要“朗读”,教师一定需要着力突出学生的阅读感受、阅读品味、阅读欣赏等语文实践活动。在我的教学中,常常将“朗读”与“体味”合二而一,往往不是单纯的朗读而是将朗读与分析、朗读与体味结合起来。这样,朗读在训练语感与训练阅读能力方面就能够起更加重要的作用,有些训练效果是单纯的朗读训练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文略)。朗读体味训练设计:训练一:用停顿或者角色演读的方式,将课文读成两个层次、三个层次、四个层次。训练二:课文中除了“欣然起行”需要读出高兴的心情以外,还有一个字也要读得快乐一点,体味一下,应该读好哪一个字。训练三:体味文意,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文中作者的情感波澜。训练一意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认识文中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课文的层次结构。训练二将学生深深带到课文里面,起着品词论句的作用。训练三则让学生感受、体味文中起伏的情感波澜,带动对文思情感的体味与分析。这样的朗读体味训练很讲究朗读“角度”的设计,在对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的训练上能够表现出很大的力度,这种力度远非那种对学生“读得文从字顺”“读出情感来”或者“选你自己喜欢的地方读”的指导所能及。其实,朗读教学还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如将朗读作为一种训练的课型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欣赏过程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教材处理的手法来设计、将朗读作为一种信息提取的活动来设计等等。二、要点概括从文章阅读看,文意概括能力、语言品析能力、表达作用欣赏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三种能力。“要点概括”训练的是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要点概括的能力、情节分析的能力、抽象提炼的能力等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利用这种训练来指导学生对文章或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层意、段意进行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进行概括等。如果长期坚持对学生概括能力进行训练,将会帮助他们形成一个人终身受用的概括能力与提炼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角度丰富多姿。如:内容概括,思路概析,要点归纳,情节提炼,信息提取,图形概说,规律发现,特点抽象,材料综述,仅从角度之丰富就能感受到这种训练的重大作用。日常教学中的概括能力训练,一要讲究角度的丰富,二是讲究让学生动笔去写,三要讲究对语言的表达形式提出要求。如笔者教学《泥人张》时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训练设计:请同学们对课文进行概说――1、从“内容”的角度来概说。2、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3、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4、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活动方式:请自选一个话题,用百字以内的文字,进行课文概说。教师示例:一个雨天,天庆馆里,面对海张五的取笑,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泥人张使法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三天后,海张五将泥像连同泥模全部买走。这里的概括训练,角度丰富,且提出了写的要求,进行了语言表达示例,全班同学,人人思考,人人动笔,可谓高效阅读训练。概括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需要对学生进行比较理性的概括达标训练,如提取主句法、浓缩文意法、大意归纳法、图表简介法、综合提炼法等思考与表达的方式,都是可以渗透于日常阅读教学之中的。三、文思分析文章思路分析,文意结构分析,文意顺序分析,文意层次分析,文意情节分析,这五个方面的分析能力是一个终身受用的基本的阅读分析能力。细化一点说,分析文章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