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弘扬五四精神。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6月在巴黎召开所谓的“”。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废除、收回等正当要求,然而英美法等列强操纵了会议,竟然将。2.经过: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提出“”、“”“”“”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填压,建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表现(1)陈独秀亲自起草《》,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2)全国200多个城市的一致罢课,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3)6月3日,北京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多名学生被捕。(4)6月5日,工人,罢市。2.运动主力军:;运动中心由转移到了。二次备课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罢免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的性质:。2.运动中伟大力量是,起重要作用是。3.五四运动是中国的开端。【重难点突破】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三、课堂小结四、当堂训练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还我山东D.废除“二十一条”2.五四运动之所以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D.十月革命的影响3.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4.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学生领导人们在天安门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5.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C.具有反帝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