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汪莘水调歌头_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VIP免费

汪莘水调歌头_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1页
1/5
汪莘水调歌头_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2页
2/5
汪莘水调歌头_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3页
3/5
汪莘《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采。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①亦何为。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②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注】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1.本词上片对月的描写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句对月的描写相比,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5分)2.有人说下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请简要分析该哲理及其给我们的启示。(6分)参考答案1.(5分)本词的上片写出了月亮的古今变化,古月皎洁胜今时,今月不再盛,而张若虚笔下的月亮是“年年望相似”的。(2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在飞逝,包括月亮在内所有的生命都在衰老,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感慨。(3分)2.(6分)作者突发奇想,认为月亮从远古一直到隋朝、唐代、宋代,永远处于变化中;但各人心中的那轮明月,即前人留下的精神信念和文化遗产会驻留在每个人的心间,永远不变。(4分)这“变”与“不变”暗示我们应以积极、豪迈的态度对待人生。(2分)二1.本词上阕对月的认识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句对月的认识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5分)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本词的上阕写了月亮的古今变化,古月皎洁胜今时,今月不再盛,而苏轼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增减的。(2分)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包括月光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在衰老,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感慨。(3分)2.词人与东坡相约、与太白对话,并穿插神话传说,运用大胆的想象,使诗歌充满了浪漫情怀。(2分)词人认为月亮从远古一直到隋、唐、宋,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但各人心中的那轮月亮,是永远不变的。(2分)词人在这变与不变的思辨中,表达了一种积极、豪迈的情怀。(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赏析】本词由今时月与古时月写起,上片指出月亮也像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老,感慨人世沧桑变幻,表达天地宇宙间一切皆变的哲思。下片想象丰富,穿插神话传说,亦幻亦真,写“别有一轮月”会永远不变,表达作者超越现实、豪气满怀的气概。全词感情深沉,由上片的伤感悲怀转而为下片的超脱豪迈。上片类比修辞和下片的想象的运用都很精彩。总之,这是一首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汪莘水调歌头_听说古时月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