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的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汽车产品的全过程。2、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3、在一道工序中,又分为安装、工位、工部等内容。4、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试切法、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5、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轨迹法、成型刀具法、包络法。6、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7、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家和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8、基准又分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9、设计基准是在设计图样上采用的基准;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10、工艺基准又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道工序被加工件表面加工尺寸、位置公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在加工中确定工件在机床或机床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11、找正装夹法,专用机床夹具装夹法12、在工件的适当位置上布置六个支承点,相应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确定工件惟一确定位置的规则,称为六点定位规则。13、为保证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称为第一类自由度;对加工要求无关的自由度称为第二类自由度。14、支承件有两类:一类用来限制自由度的支承件,即起定位作用的支承件,称为基本支承;另一类是不起限制自由度作用的支承件,称为辅助支承。15、同一个自由度被不同定位元件重复限制,这种现象称为过定位。组合过定位将造成工件定位不稳定,或者使定位元件或工件发生干涉而影响加工精度。某些刚性较差的工件粗加工时,为了增加工件支承刚性,是工件加工时变形得到控制,采用过定位。16、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的不准确原因使工件工序基准偏离理想位置,引起工序尺寸变化的加工误差。17、这种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18、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和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使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产生位置变化而引起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位移误差。19、图2-67,间隙太大,将影响刀具的导向精度,进而影响孔的加工精度;尺寸C太小,切屑难以自由排除,会影响被加工孔的表面质量,甚至因阻力矩的增大而折断钻头。大孔取小值。小孔取大值。20、拉削是使用拉削刀具进行加工的一种高生产率的精切削加工方法。21、无心磨削工件不需要顶尖装夹只靠工件被加工表面放在砂轮与导轮之间用支承板支承进行磨削无心磨削时满足的条件:1工件和导轮间的摩擦力应足以带动工件旋转工件和砂轮间应有相对运动以便进行切削2导轮须倾斜α角3导轮倾斜了一个角度如果导轮仍为圆柱表面理论上导轮表面被修整成双曲线回转体的形状4工件被磨成圆形工件中心应高出砂轮和导轮的连心线抬高值H与工件直径有关22、无心磨削有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两种磨削方式23、珩磨:珩磨是用磨粒很细的油石在一定压力下以低速对工件表面进行的精整光整加工的方法珩磨不能修正被加工孔轴线的位置误差与直线度误差24、滚齿与插齿的比较(加工质量):1滚齿的周节累积误差和公法线长度变动误差小滚刀刀齿距累积误差不会带给工件插齿刀刀齿周节累积误差会反映在工件上2插齿的齿形精度较滚齿的高滚刀常用阿基米德线代替渐开线滚刀每周齿数有限(一般1~4个有容屑槽)因此形成的折线包络线较少插齿可通过增加每个齿槽的往复次数增加折线度3滚齿齿面粗糙度比插齿的大滚刀沿齿向时断续切割形成鱼鳞状刀痕插齿时插齿刀在齿向上的切削时连续的25、汽车零件质量包括两个方面: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及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尺寸精度是指零件的直径长度和表面间距离等尺寸的实际值和理想值的接近程度形状精度是指零件表面或线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的接近程位置精度是指零件表面或线的实际位置和理想位置的接近程度2表面质量是指机械加工后零件表面层的状况(1表面粗糙度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波度波距与波高之比值等于50~1000的几何形状误差称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