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爱心专心-1-2011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第五章数列5.2数列综合应用【高考目标定位】一、数列求和1、考纲点击(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掌握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2、热点提示(1)以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主,同时考查转化的思想;(2)对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3)数列求和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诸多知识联系在一起,以它复杂多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征而成为高考的中档题或压轴题。二、数列的综合应用1、考纲点击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热点提示(1)以递推关系为背景,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公式;(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交汇,考查数列的基本计算;(3)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交汇,考查数列综合应用;(4)以考查数列知识为主,同时考查“等价转化”、“变量代换”思想。【考纲知识梳理】一、数列求和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1)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求和;(2)一些常见的数列的前n项和:用心爱心专心-2-○1(1)12342nnn;○22222(1)(21)1236nnnn;○32462(1)nnn;○4213521nn;○52233332(1)(1)123[]24nnnnn。2、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na,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4、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注: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项和的前提是:数列中的每一项均能分裂成一正一负两项,这是用裂项相消法的前提。5、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6、并项求和法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中,可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1)()nnafn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二、数列的综合应用1、解答数列应用题的步骤:(1)审题——仔细阅读材料,认真理解题意;(2)建模——将已知条件翻译成数学(数列)语言,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弄清用心爱心专心-3-该数列的特征、要求是什么;(3)求解——求出该问题的数学解;(4)还原——将所求结果还原到实际问题中。2、数列应用题常见模型(1)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定量时,该模型是等差模型,增加(或减少)的量就是公差;(2)等比数列: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时,该模型是等比数列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注:银行储蓄单利公式及复利公式所属模型分别是:单利公式——设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n,则本利和(1)naarn,属于等差模型;复利公式——设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n,则本利和(1)nnaar,属于等比模型。(3)递推数列模型: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而变化时,应考虑是na与1na的递推关系,还是前n项和nS与1nS之间的递推关系。【热点难点精析】一、数列求和(一)分组转化求和※相关链接※1、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则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或可求数列前n项和的数列来求之;2、常见类型及方法(1)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直接求解;(2)1nnaaq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直接求解;(3),数列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采用分组求和法求的前n项和。注: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要注意公比q的取值。※例题解析※用心爱心专心-4-〖例〗已知数列na的前n项是3+2-1,6+4-1,9+8-1,12+16-1,⋯⋯,写出数列na的通项并求其前n项和nS思路解析:先求通项转化为几个易求和数列形式分别求和得结论解答:由已知得,数列na的通项公式为321312nnnann,∴nS=2121(231)2(12)(2531)(222)2121(31)222nnnnnnaaannn(二)错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