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专项设计二0一三年三月1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专项设计设计编制单位:枣庄市薛城区泰山煤矿技术科设计主编:许敦山总工程师工程师设计编制人员:徐恩深副总工程师高工胡乐刚副总工程师工程师张延亮技术科长助工2前言一、概述(一)企业位置及隶属关系矿井东距枣庄10Km、西距薛城约15Km,南邻有泰山火车站,枣薛公路在井田南部1km处,交通十分方便。隶属于枣庄市薛城区政府直属企业,原属薛城区泰山镇集体企业,根据省政府要求淘汰乡镇办矿产业政策及省煤炭局[2009]112号,按薛城区薛政[2009]69号文件精神于2009年12月16日改制后隶属于区政府管理。(二)矿井生产建设情况泰山煤矿于1994年10月开工建设,1998年3月投产。1998年由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煤碳设计院进行开采设计,设计开采煤层14、16、17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t/a,2003年核定为12万t/a。矿井“五证一照”齐全、有效、合法。目前,14层煤开采已经结束,现开拓开采16、17层煤,6、18层煤未开采。2008年10月委托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编制了资源整合后的《南翼采区建筑物下开采设计方案》。该矿采用一对立井开拓,暗斜井下山开采。主井进风,风井回风,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主井担负提升煤炭、矸石、物料、人员3提升。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采区概况一、井田位置及范围泰山煤矿位于枣庄市薛城区泰山镇庄头村西,陶枣煤田的中部,北与陶庄煤矿为邻,东与甘霖煤矿接壤,南面和西面分别是天然焦煤矿和山家林煤矿。二、地形地貌区内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62~+66m,最大高差约4m,属第四系山前地势北低南高,冲积平原地形。与地面对应的村庄有龚庄、第五中学、镇政府及西泰山村,采区回采时将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按设计方案加强对地表移动观测,严格控制下沉量。三、主要河流及水体井田北部山区为天然分水岭,有一条季节性南北向冲沟,成为雨后向南泄洪的自然渠道。蟠龙河支流从采区内穿过,属季节性河流,洪水期一般发生在每年的七月份。积水流入井田西部约18Km有南四湖中的昭阳湖和微山湖,湖面辽阔,常年积水。四、区内煤矿开采情况采区东、西与甘霖矿、山家林矿相接,两矿均未开采16煤;南侧与关闭的市中区利民矿相邻,已开采16层煤,距本采区500m;北侧4为本矿北翼161采空区。第二节地质构造一、相邻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与南翼163采区相邻的采区为北翼161采区,北翼161采区现在正在开采,从实际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看,16层煤厚度稳定在0.55m左右。与下层的17层煤(厚0.5-0.8m)之间距12-16m,平均13m,上距14层煤45-58m,平均55m。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无褶皱构造,断层多以小断层出现,落差最大均在0.5m以下。构造发育相对简单,仅在洪支二断层附近区域,遇见断层0.6m,煤层顶板以十层灰岩为其顶板,厚约5.7m,较完整,仅在采区中下部见二处断裂,但断裂带不连0.3m破碎带。煤层瓦斯含量较低,瓦斯涌出量少,相对瓦斯涌出量0.31m3/t,煤层倾角较小,近水平5-8°左右,地质条件简单,在采掘过程中,有煤层顶板二合顶时有少量涌水,再者是断裂带裂隙水,但一般在二月内疏干,最大涌水8m3/h,采区最大涌水量8m3/h,正常5m3/h。二、地质构造1、地层泰山井田地层属华北平原型沉积,矿井范围内均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地层自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石炭、二叠系是本区的含煤地层。按岩石地层划分,依次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纪月5门沟群(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二叠纪石盒子组和第四纪监沂组,现将岩石地层由下到上简述如下:(1)奥陶纪马家沟组(OM)马家沟组(OM)为含煤地层基底,岩性为厚层状灰岩和中厚层白云岩组成,岩溶裂隙发育,厚约800m。(马家沟组以下地层不再叙述)。(2)石炭纪本溪组(CYB)本溪组(CYB)厚24.9米,由杂色铁铝质泥岩组成,顶部为青灰色铝质岩,厚0.8米左右,致密状,鲕粒状结构,相当于G层铝土矿层位,为滨海相古风壳残余沉积。本组与下伏马家沟组地层假整合接触。(3)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太原组(C-PYT)太原组(C-PYT)厚约188米。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