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学2000年城市规划试题部分一专业名词解释:1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P1732风玫瑰图:表示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的风的各个风向频率和风速的图。P733建筑红线:按地方建筑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4过境交通:经过城市,或者把城市当成中转的交通路线。一般来说,城市的生产里水平和过境交通的量成反比,为了避免和城市造成干扰,建议把过境交通放在城市的外围。P3285逆城市化: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两种表现形式。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城市化的产生,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所谓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农业人口向郊区流动,使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二简述题:1以框图形式简述城市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P48答:1)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的收集2)制定城市规划纲要3)城市总体规划4)分区规划5)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6)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7)城市规划的审批2简述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守的原则P43答: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想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个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3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P49答: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应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地。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4简述城市化的基本构成内容P9答:1)城市化一般解释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人口职业的转变B产业结构的转变C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起表现特征为: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但农业总趋势是下降的,不可逆转。C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D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5简述城市绿化建设空间系统的主要作用P142答: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a防止大气、水、土壤污染b改善城市气候c减弱噪音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6)有利于城市防灾6简述管线工程综合的三个阶段P354答:1)规划综合—总体布局,解决主要各种管线的主要矛盾,确定走向。2)初步设计综合—确定各单项管线的平面位置、标高等,解决内部矛盾。3)施工详图的检查—修改,核对,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和技术问题。7简述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答:1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