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化学科期考试题一、选择题1.分别将下列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剧烈振荡,静置后能形成均匀溶液的是A.乙酸乙酯水B.苯水C.乙醇水D.四氯化碳碘水【答案】C【解析】A.乙酸乙酯是有机物、水是无机物,且乙酸乙酯中只含憎水基,所以二者不互溶,不能形成均匀溶液,故A错误;B.苯是有机物、水是无机物,且本质只含憎水基,所以二者不互溶,不能形成均匀溶液,故B错误;C.乙醇是有机物、水是无机物,但乙醇中含有亲水基,乙醇能和水形成氢键,所以二者互溶,能形成均匀溶液,故C正确;D.四氯化碳是有机物、碘是无机物,但二者都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但水是无机物,且四氯化碳中只含憎水基,所以二者不互溶,则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二者混合分层,故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相似相溶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剧烈振荡,静止后能形成均匀溶液说明二者互溶,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极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有机溶质极易溶于有机溶剂,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能互溶,注意D中能发生萃取现象,据此分析解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麦芽糖D.植物油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答案】DA.B.C.【解析】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故A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C错误;D.植物油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均能得到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故D正确;答案为D。3.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发生取代反应,还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丙烯C.乙醇D.苯【答案】B【解析】A.乙烷属于烷烃主要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可发生加成反应,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B正确;C.乙醇能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D.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A.对二甲苯B.丙炔C.乙烷D.溴苯【答案】D【解析】A.苯环是平面结构,但甲基是立体结构,不能保证所有原子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丙炔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乙烷含有二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D.苯是平面结构,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得到的溴苯,所有原子仍在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的难点是有机物共线、共面判断,解答该类试题的判断技巧:①甲烷、乙烯、乙炔、苯、甲醛5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②借助C—C键可以旋转而—C≡C—键、键不能旋转以及立体几何知识判断。③苯分子中苯环可以以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线。5.由2—氯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类型顺序正确的是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答案】B【解析】2-丙醇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则①2-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②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③1,2-二溴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2-丙二醇,为取代反应,即需要经过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加成-水解,故选B。6.下列反应中原子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乙烷与Cl2反应制氯乙烷B.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乙酸和乙醇共热酯化D.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氧化制得唯一产物乙醛【答案】D【解析】A.由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一氯乙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1,1,1,2,2-五氯乙烷,六氯乙烷和氯化氢,产物不唯一,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A错误;B.CH3CH2OHCH2=CH2↑+H2O,还有水生成,原子的利用没有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B错误;C.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生成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