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液晶显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B)A.接口部B.控制部C.指令集D.驱动部2.液晶分子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三种基本畸变,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三种畸变的是:(C)A.展曲形变B.弯曲形变C.焦锥形变D.扭曲形变3.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正偏光显微镜下液晶的结构:(D)A.焦锥结构B.平面结构C.指纹结构D.螺旋结构4.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取信息量最大的是:(C)A.味觉B.听觉C.视觉D.触觉5.对于自然光其偏振度P是:(A)A.0B.1C.0.5D.无法确定6.对于完全偏正光其偏振度为:(B)A.0B.1C.0.5D.无法确定7.下列不是产生线性偏振光的方法()A.反射和折射B.双折射C.二向色性D.衍射8.对于线性偏正光加上41波片,出射光是()A.线性偏振光B.圆偏振光C.椭圆偏振光D.部分偏振光9.下列表达式不是有序度的表达式:(D)A.solsolS////B.solsolS////C.ddddS2////D.12cot23121NNS10.对于正性液晶,则oenn,则o光对应的是快轴,对于光矢量沿x轴的振幅为0E的线性偏振光,光矢量归一化琼斯矢量为:(A)A.01B.10C.2222D.232111.对于左旋圆偏振光,归一化琼斯矢量为:(B)A.i121B.i121C.1121D.112112.对于线性偏振器件,透光轴与x轴成G,则根据表达式221212sin)2sin()2(sincosG,可得其琼斯矩阵为:()A.41434343GB.21212121GC.43434341GD.1000G填空题1.液晶是物质的第四态——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中间相。液晶根据其形成机制,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2.对于某向列型液晶材料而言,其温度从熔点变化到清亮点过程中,一般发生如下过程的相变,固相→近晶型B相→近晶型C相→近晶型A相→向列相→各向同性液体;3.对于单轴各向异性晶体,如果取主轴坐标系332211000000?,则其折射率张量矩阵中的三个对角元的关系是:332211。4.液晶显示的原理首先是利用了偏光片产生平行光特点,在两层正交的偏光片之间加入液晶,利用不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旋光性和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分布产生畸变的现象,形成显示效果。5.蓝光波长范围是:420~470nm;6.目前TFT-LCD电视机的主流技术VA和IPS模式。7.TFT的关键工艺有:光刻工艺,蚀刻工艺,薄膜制备工艺,掺杂工艺;8.TFT在平板显示中的作用是利用补偿电路,形成补偿电容,为像素提供单独的补偿电压,延长该像素的驱动时间,提高像素的对比度。画图题1.请按1/DUTY的设计方案画出标准的COM(公共端)和SEG(数据端),COM用C1,C2,C3,C4表示,SEG用S1,S2表示。2.对于GH效应作为原理的显示器件,请分别画出正负性显示原理图。简单题1.比较胆甾型液晶,近晶型C和向列型液晶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异同。答:这三种液晶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液晶分子均是细长的,分子均是刚性的。物理性质的相同之处:均有介电各向异性和光学各向异性。结构上的不同之处:(1)胆甾型液晶分子呈扁平形状,分子排列成层,层内分子类似于向列相排列,分子长轴平行于层平面,不同层的分子长轴方向沿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结构,分为左旋和右旋结构;(2)近晶型C*液晶分子与层面成倾斜排列,液晶分子结构中含不对称的手性基团,能形成扭转的螺旋结构,为正光性双轴晶体;(3)向列型液晶由棒状分子组成,近似于平行取向,具有一维取向有序,分子排列不分层,它能上下、左右、前后滑动,有序度低,粘度小。三种液晶在物理性质上不同之处为:(1)胆甾型液晶的双折射0n,光学各向异性有三种效应,光波导效应、布拉格效应、旋光效应。(2)近晶型C*液晶为正光性双轴晶体,具有胆甾型液晶的光学性质。(3)向列型液晶为折射椭球,n大多数情况大于零。2.TN型液晶显示器的液晶盒厚度d与双折射率n的乘积满足什么条件?如何根据设备情况和器件要求选择大小?答:dn应满足第一极小值点m48.0或第二极小值点m01.1。当液晶显示器需要较高的响应速度时,可根据较好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第一极小值点。当生产设备或工艺无法保证第一小值点,且需要显示器有较高的驱动路数时,采用第二极小值点。3.为了得到较高的驱动路数,LCD的电光曲线应该陡峭还是比较平缓好?设1090VV为常数c,10V大一点对提高多路驱动能力是否有利,为什么?答:LCD的电光曲线应该陡峭,才能得到较高的驱动路数。锐度为:10109010901VVVVVP(1)而最大驱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