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殷红(yān)惩罚(chéng)赫然(hè)鞠躬尽瘁B.哺育(bǔ)诧异(chà)烦琐(suǒ)一泄万丈C.屏障(píng)高粱(liáng)污秽(huì)高山之巅D.摇篮(lán)祈祷(qí)懊悔(ào)五彩斑斓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国学经典”中蕴藏着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古奥的思想⋯⋯,我们可以潜入这些经典文章中,寻觅到汉语的,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我们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A.古典情怀源头功夫B.典雅情操魅力功夫C.古典情怀源头功力D.典雅情操魅力功力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武汉市旅游局获悉,武汉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C.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D.中国本土的国际教育不应该是丢弃了中文、丢弃了中国文化的国际教育,而应该是中国化的国际教育。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王大力喜欢运动吗?是喜欢踢足球呢?还是喜欢打篮球?C.大师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大师?”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刘梦溪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5.下列对“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A.单一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