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三中2018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问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图示意某河流流域聚落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聚落中,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城市位置与③聚落相似的是A.武汉B.上海C.伦敦D.巴黎【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四个聚落中,①、②、④聚落均在河流沿岸,取水方便,但这些聚落只有两个运输方向,③位于河流交汇处,具备多个运输方向,方便货物、人流等的集散,是交通枢纽,所以最可能发展为大城市。故选C。2.图中③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A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伦敦位于泰晤士河渡口处,巴黎位于塞纳河的河心岛,BCD错,故选A。考点: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名师点睛】河流与城市区位1.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沿河城市区位: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2.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等。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答案】3.C4.A【解析】试题分析:3.读图可知①②③④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约分别是15%、10%、20%、7%,其中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③。故选C。4.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②国O一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60%,人口增长速度快,所以要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故选A。【考点定位】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5.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6.下列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答案】5.B6.A【解析】试题分析:5.④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需要从该区的特点进行。从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④区远离市中心,在环城路范围之外,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且人口密度变化较小,而商业用地需要接近市中心以靠近市场,政府机关用地要方便居民到此办理事务,也不能离市中心太远,居住用地的人口密度变化应该最大,所以符合该特点的只有工业用地。故选B。6.从图中看出各区域人口密度多为增加的趋势,所以该市总人口明显增加;③区在环城路附近,偏离市中心,商业服务等级较低、种类较少;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①区位于内环路附近,人口密集,交通量大,环境质量较差,不符合高新技术产业所要求的区位。故选A。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合理布局【名师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2)经济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3)社会因素: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4)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7.下列关于人口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