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A.医生B.律师C.会计师D.售货员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上的特点。A.手段B.成果C.对象D.过程3.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A.对象的限定性B.关系的规范性C.学生的被动性D.教师的主导性4.1997年8月7日,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原国家教委颁布实行了()。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B.《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5.许多教师认为,()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A.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C.喜欢学生D.惩罚学生6.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的是()。A.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B.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能力的客观评价C.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D.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7.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条件性知识”是指()。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即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8.对两种需要都想拒绝而又无法回避的冲突情境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正负冲突9.哪种情况下学校不能处分教师()。A.体罚学生B.因生病没来上课C.侮辱学生D.因缺课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下降10.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A.适应环境B.学习基础知识C.熟练化D.做出创造二、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1.怎样理解基础教育的价值观?12.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13.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I论述题主要是对理论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必须有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体会。25分)14.请谈谈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五、分析题(分析题主要是从案例出发,灵活运用教师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案例,回答问题。分析题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25分)15.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摘编)(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力?简单地说,那就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情”,享受到“美”。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是有形有情的.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每一篇课丈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于是,我试着把艺术带进课堂。我大胆地持久地把艺术引进语文教学,弓}进情境教学。(一)图画再现图画普遍受到孩子的欢迎。这是因为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用图画创设情境,常见的形式有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现成的课文插图;简易粉笔画;零件剪贴画。例如《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带米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将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复制一张放大的插图,那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时,当图画出示后,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绪,仔细观察图画:“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眼前的图画,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课文上的词句仿佛复活了,他们愉快而生动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图画。(二)音乐渲染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米,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奏,轻唱以及学生自己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要运用恰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新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