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VIP免费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_第1页
1/3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_第2页
2/3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_第3页
3/3
实验一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不同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同,由此可以知道电学元件的导电特性,从而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及二极管的伏安特性2.掌握用伏安法测量时的接线方法3.了解分压器和电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毫安表(微安表)、电压表、换向开关、待测电阻、二极管[实验原理]1.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在某一电学元件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在元件内就会有电流通过,通过元件的电流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一般以电压为横坐标和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对于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电学元件,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加在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变化,即其伏安特性曲线为一直线。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如图4-2-1-1所示。至于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等元件,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加在元件两端的电压不成线性关系变化,其伏安特性为一曲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如图4-2-1-2所示。2.二极管简介2AP型的二极管是由P型锗和N型锗组成的半导体二极管。二极管的正向与反向特性曲线与符号如图4-2-1-3所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包括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和反向击穿特性⑴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交流环境)(整流用)最大整流电流amI:二极管长期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当流经二极管的最大电流大于此值时,二极管会因发热而损坏。最高反向工作电压RMU: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所允许施加的最大反向电压。最大反向电流:二极管加上最高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该值愈小,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愈好。⑵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PN结处加正向电压时,PN结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的电阻称为正向电阻,电阻值较小;PN结处加反向电压时,PN结处于截止状态,电阻值较大。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百欧或千欧档)测量二极管的阻值。3.分压电路及调节特性分压电路的接法如图4-2-1-4所示,将变阻器R的两个固定端A和B接到直流电源E上,而将滑动端C和任一固定端(A或B,图中为B)作为分压的两个输出端接至负载LR。图中B端电位最低,C端电位较高,CB间的分压大小U随滑动端C的位置改变而改变,U值可用电压表来测量。变阻器的这种接法通常称为分压器接法。分压器的安全位置一般是将C滑至B端,这时分压为零。2.分压电路的调节特性如果电压表的内阻大到可忽略它对电路的影响,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很容易得出分压为:ERRRRRRRUBCBCLLBC)((4-2-1-1)从上式可见,因为电阻RBC可以从零变到R,所以分压U的调节范围为零到E,分压曲线与负载电阻LR的大小有关。理想情况下,即当RL>>R时,ERRUBC,分压U与阻值成正比,亦即随着滑动端C从B滑至A,分压U从零到E线性地增大。当LR不是比R大很多时,分压电路输出电压就不再与滑动端的位移成正比了。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都表明,分压与滑动端位置之间的关系如图4-2-1-5的曲线所示。RL/R越小,曲线越弯曲,这就是说当滑动端从B端开始移动,在很大一段范围内分压增加很小,接近A端时分压急剧增大,这样调节器起来不太方便。因此作为分压电路的变阻器通常要根据外接负载的大小来选用。必要时,还要同时考虑电压表内阻对分压的影响。4.实验线路的比较与选择⑴电流表内接当电流表内接时,如图4-2-1-6(a)所示。电压表读数比电阻端电压值大,应有:gRIUR(4-2-1-2)⑵电流表外接电流表外接时,如图4-2-1-6(b)所示。电流表读数比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大,这时应有:VRUIR11(4-2-1-3)显然,如果简单地用IU值作为被测电阻值,电流表内接法的结果偏大,而电流表外接法的结果偏小,都有一定的系统性误差。在需要作这样简化处理的实验场合,如果为了减小上述系统性误差,测电阻的方案就可这样简单选择:当R>>Rg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当R<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