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练习1.李白与杜甫被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但他们诗歌的美各有千秋。以李白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是一种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以杜甫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是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创新是对过去的否定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④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的,,这很简单。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这启示我们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要将理想付诸行动D.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南宋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描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地点,听雨时的不同心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①情随境迁,人的心情总是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②人生在其不同阶段面对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③人生经历等主体因素会影响听雨时的心情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事物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表是2004~2011年八年来,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的关键词: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水利改革发展这些不同关键词的确定,告诉我们()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5.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6.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寓言故事《西邻教子》中写道: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故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8.为进一步强化佛山市环境保护分类指导,实施不同区域差别化的环保准入要求,按照强制性保护、分类管制的原则,对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禁止开发区、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生态严格控制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严格管理。这体现了A.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B.果断地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9.右图反映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10.“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总是不断地相互转化B.矛盾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C.矛盾就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1.依据“巴纳姆效应”,人往往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星相学”正是钻了“巴纳姆效应”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平均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