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二模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越窑青瓷是利用越窑周边分布广泛的瓷土烧制的精美瓷器。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青瓷需求量猛增。唐代晚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在我国越窑青光窑工的指导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下图示意我国古代越窑青瓷窖址群分布。据此完成1一3题。1.晋代越窑青瓷烧制的自然地理背景有A.平原面积广大B.河流宽阔绵长C.土壤疏松肥沃D.森林植被茂密2.从晋代至唐代,越窑窑址群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造船技术发展B.瓷土资源枯竭C.劳动力价格上涨D.淡水资源匮乏3.唐代晚期,朝鲜半岛引人越窑青瓷制作工艺对当地的影响有①自然环境明显改善②青瓷产品逐渐普及③百姓生活品质提高④茶道文化日渐盛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EAA86122Ikil'20132200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北方地区作为燃煤集中供暖区。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供暖的现象。据此完成4-5题。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定集中供暖地区主要依据A.低温日数B.降雪天数C.煤炭储量D.空气湿度5.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新的供暖方式得益于①环保理念变化②交通条件改善③居民收人增长④科技水平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泥沙淤积。2011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3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城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6-8题。6.2008年图中河口处4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最远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与2008年比,2013年图中双导堤内和导堤外主要的外力作用方式分别是A.堆积侵蚀B.堆积堆积C.侵蚀堆积D.侵蚀侵蚀8.当前,治理该通海航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有A.延长导堤长度B.降低导堤高度C.扩大导堤间距D.增加堤内植物新面八一河流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当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波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9-11题。4O'EW»*E9.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10.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人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人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人最少的时期,该海城A.盛行东北信风B.盛行东北季风C.盛行西南季风D.季风正在转换第II卷:选择题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造船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56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开启了新征程,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国际造船业激烈竞争和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背景下,2016年日本a平本海的发展方向。下圈示意2010年日本主要钢铁工业企业和主要造船企业分布。(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说明图示地区日本造船企业分布的主要原因。(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社会经济原因。130°E30-N遗船庄业分小与企业數规横昱正相舗跌工业金政府提出将“I—Shipping"(用尖端技术智能造船、造智能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和"J-Ocean"(发展海上风力发电系统、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作为日本造船业(3)从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效益角度分析当前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对日本区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4)简析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造船业的启示。(6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来连接在—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起实现了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