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动物园设计工程名称:福州市动物园设计工程所处地点:项目面积:53.5万平方米分属设计阶段:方案(初步设计设计年份:2006年3月至2006年8月2日设计说明:回归自然,亲近动物是世界之潮流,动物园必须转化观念,逐渐拆除圈养动物的铁栅栏、水泥地,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化布置动物展示区和视线无障碍展示动物。参照动物原栖息地的自然景观,浓缩景观,以小见大,突出自然和野趣,使动物有回家的感觉,使游人有身临自然的感觉,这是一种新的模式——生态动物园。所以福州动物园将建设成为一个利用自然山林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亲近,强调模拟动物的自然生境为主的生态动物园。本次设计把福州动物园性质定位为具有科普教育、休憩游览、科学研究和动物繁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动物园。动物以圈养为主,配以建设模拟其自然生境为主的城市动物园。动物品种规模定位150个左右。主要技术指标:总面积:51.4公顷(此外园外主入口停车场面积:2.04公顷人均占有面积:90平方米瞬间容量:5711人(舒适游览最大容量日周转率:3日容量:17133人年容量:625.3万人停车场面积:园外停车场:18074平方米(大型车车位:20个;小型车车位:376个;自行车车位:230个园内停车场:726平方米。一、总体设计理念1、建设生态动物园,应地制宜,模拟动物栖息地环境,建立生态性动物活动场地。2、总体规划增加动物福利的概念,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隐私权,实现动物视线无障碍化。3、规划好动物园基础建设,以实现管理手段科学化和信息化。4、建筑风格要体现自然生态景观,要与动物和环境融为一体。5、动物展示布局要结合现有动物和地区优势,营造一定的生态组群动物布局和特色动物展示区。6、合理开展场地设计,营造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一个科普教育、休憩游览和登山健身的场地。二、动物的馆舍设计理念:本案从三大宗旨出发对动物馆舍设计进行设计:1.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化2游客视线的无障碍化3管理人员的操作方便化。在设计场馆的同时以动物为本,体现公园对动物的良好福利。从考虑动物的习性出发,生态布置整个笼舍,考虑动物的私密空间、社交空间、动物的躲避空间和野外的寻食行为等等。创造合理、生态和经济的动物展示空间。三、功能性布局根据福州市动物园的立地条件和规划限制,整个区域被山体陡坡占据了部分空间。我们把整个园区划分成四个大类区:一、动物展示区;二、休闲景观区;三、园务管理区;四、游客服务区。1、动物展示区:以展示各类动物为主,分八大类区域。2、休闲景观区:本案结合原有特殊地形地貌,利用原有植被创造舒适宜人的自然景观环境。主要用地分布于基地的中部和西北部。在山林中架设景观木平台,提供登高远眺的场所;在低洼处,扩大原有水塘、山涧形成特定的湿地景观。3、园务管理区:为园内管理者提供工作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主入口区。此外,在各个集中动物展示区内还设有给各类动物的专类管理用房,主要和动物场馆笼舍建设在一起。4、游客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场所,主要在主入口、南部和北部各设一个综合服务区。其余在游客密集处和山顶设立建议服务站。四、交通系统根据福州市动物园的工程规模和公园设计标准,我们在公园内设立了一个主出入口、一个工作人员出入口、一个次入口、一个工具车道出入口,两个管理人员出入口。从而方便各功能得需求。道路系统分成一级车行道、二级车行道(工具车道、一级步行道和二级步行道。形成了一个主轴和若干分支环线相连底网状结构交通系统。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专门的停车站。五、竖向设计基地是山脉延伸缓坡地,最高山岗海拔370m,最低处海拔330m,这种地形可为动物营造了一种自然的生境。在整个概念设计中,我们充分分析了现有地形地貌特征。在主要展示区中,根据实际建筑和笼舍需要平整土地和开挖山体,对局部区域标高做微量调整,使得场馆建设场地平整。道路走向因地势而布置,车行道坡度不大于15%。在入口处由于营建入口广场,局部要挖填方。工程量比较大。整个竖向设计因地制宜,局部设置缓坡,合理而有效的过渡各个场馆、各个高差地形的区域。地形起伏满足排水需求,结合原有山涧设置排水系统。七、游览路线系统介绍本案根据游客的需求和道路系统的统筹安排,为不同人提供了不同游览方式。园内游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