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考试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E:重视个别差异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__。A.目标评价模式B.成果评价模式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E.CSE评价模式3、解决问题阶段的第三阶段是。A:检验假设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发现问题4、强调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动机的A:强化理论B:需要层次论C:成就动机理论D:归因理论5、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的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A:记录历史B:岁月C:读史D:历史记录6、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5周岁不满17周岁D:已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7、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是()A: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B: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C: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D: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8、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A.上下级关系B.行政管理关系C.教育教学关系D.监护与被监护关系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A.掌握数的顺序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C.掌握数的组成D.能辨数10、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1、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A:家庭家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独特性C:学生的自主性D:学生的发展性13、顿悟说的奠基人是()A:考夫卡B:韦特海默C:苛勒D:托尔曼14、(2004年)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最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B: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没有影响C:对学习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D: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15、”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A:孙绰B:刘琨C:潘岳D:张协16、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A.挫折现象 B.回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高原现象17、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__A.部分与整体B.整体与部分C.后者包括前者D.前者包括后者18、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__A.晶体智力B.经验智力C.流体智力D•内省智力19、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__。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0、课外教育工作是__A.课外和校外的文体活动B.课堂教学的延伸C.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D.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21、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体现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22、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表述的是以下哪一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__。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操作性E.现实性24、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25、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对行为有特别作用。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26、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数人并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