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黄镇水母山村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水母山村于20XX年8月由原洋渚村和夏林村优化合并之后组成的新行政村。位于上黄镇西南部,村中出土4500万年前的“中华曙猿”动物化石群被称为“人类发祥地”,规划建设中的常溧高速贯穿全村,为村级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全村土壤肥沃,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辖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912户,总人口2713人,村域面积3.55平方公里,耕地1806亩,全村共有党员110人。现有村办工业企业2家,私营企业7家。在改革创新的的新形势下,村党支部始终紧紧抓住发展经济为中心,拓宽致富门路,创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三产、多种经营齐发展的致富道路,村级经济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去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3969万元,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4755万元,其中三产5055万元。20XX年度,我村社会经济总收入达237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6235元。我村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利用各种形式,黑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把创建工作列入全年的重要工作,先后荣获XX省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先进村、XX县区先进基层党组织、XX县区文明标兵村、XX县区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加强领导、提高创建意识1、我村以保障村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我村投资环境,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为要务,根据我村投资环境,根据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标准,制定了创建目标,我们立足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创建意识入手,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的理念,在村民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努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完善村道路与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村级景观,打造形象,力争把水母山村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花园式现代化生态村。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具体指导下,我村积极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制订了考核意见,实施细则和有关制度,措施,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第1页共4页2、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展开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深受村民欢迎。但在涉及到具体整治工程时,必然会影响到部分农户的实际利益,而这部分农户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为此,我村广泛利用宣传工具以及村干部上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努力提高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意义的认识,同时,于20XX年9月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到天目湖桂林村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使广大村民代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新的认识和切身体会,从而确保了创建工作顺利展开。3、组建领导班子,促进创建工作扎实有效为切实加强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的领导,保障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班子,由村支部书记宣国才任组长,村委副书记史忠明任副组长,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户的工作责任网络,并制定各项工作措施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从而促进了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展开。二、对照创建目标,落实各项创建措施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我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一)加强村民住房、生产用房整理1、村民新建的住房一律在新村规划点建造,大力推广定型图,鼓励新建农房专业化施工。2、全面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危险、废弃房屋或构筑物和妨碍道路通畅的房屋115间。3、引导农户拆除房屋间距内影响日照、采光、通风的各种杂房陋棚;对保留的房屋进行修缮和墙面刷新,对房前屋后进行清理,种植绿化,改善居住环境。(二)加大村庄道路建设第2页共4页1、进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及连组到户道路已基本硬化。2、完成1.2千米村到组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实现全村道路村组互联互通。3、到组到户公路的建设标准为。路面宽度≥3.5米,路面为水泥砼路面,排水、排污系统基本齐全。4、浇筑了洋渚环村东路、胡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