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定学习目标一、研究学习目标的意义和目的我校“十二五”期间省级立项课题为:小学“赏识性•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课题深入研究的需要,本学期学校的子课题确定为:“赏识性•阳光课堂‘三三四四’教学模式下学习目标的研究”。此研究主要通过三个专题进行:1.研究学习目标的制定;2.研究学习目标的落实;3.研究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三个专题的确定与我校阳光课堂教学模式三个追问不谋而合,追问一:我们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这是学习目标制定的问题,准确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追问二:我们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去?这是学习目标落实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将制定的目标落实。追问三:我们把学生带到那里了吗这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问题,每节课要有检测环节,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如果目标合理适度,学生就应该当堂达标且人人达标。本月我们进行第一轮研究——学习目标的制定。在生活中,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和努力,完成需要完成的使命。在教育中,目标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和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指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习目标的作用与如何制定学习目标,认识不够。一节课下来,当问到执教教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时,教师往往说不出所以然,或者随便说出一些,主要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1、对学习目标认识不够。有的虽然制定了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但不明白学习目标的作用,教学过程和检测内容都不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或者只有过程,没有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2、对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区分不清。在制定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往往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定为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得制定的目标,要么大而空,要么含糊其词,无法检验测试。教师在学习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学习目标的依据和表述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学习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二、制定学习目标的具体方法(一)、制定的依据我们可以概括为五大依据。1、《课程标准》在制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它是设计学习目标的依据和准绳。这里建议老师把学科《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打印出来粘在教材的首页,方便随时翻看,再到教材中去找落脚点,用以提醒自己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2、《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将《课程标准》的内容具体化。《评价标准》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比较详细的将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作了具体的描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大部分比较笼统概括,有时只用只言片语来描述,其中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把握,这对于我来说显然难度很大。而《评价标准》在手,感觉豁然开朗,告诉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学到如何程度,有据可依,一目了然。3、教材4、教参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参,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吃透难点,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能具体体现学习目标。5、学生要熟悉自己所教的班级,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必要的了解,搞清“尖子”生到什么程度,“学困生”到何等地步,中等学生占几分之几,这样就便于确定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二)、学习目标的表述目标表述的四要素:学习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例1:学生能在5分钟内,朗读完课文,百分之八十做到正确、流利。主体条件动词程度例2:学生能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借助已有知识基础,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主体条件动词程度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是学生,实际表述中可以省略,但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是学生。切忌使用“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