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方案通过梳理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对推动本校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以下建议:1.构建网络平台,完善资源数字化工作流程。学校应考虑以更高速率的宽带接入Internet,并利用起学校网站。同时,要对资源进行分类。目前,我们将教学资源数字分为两大块: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数字化,即包括学案、配餐、考试试题、教师上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生作品等;二是资源的分类整理,按学科建立文件夹进行分类保存,在校内共享。当资源网平台搭建起来后,全部资源都上传到校内资源网上。2.依托网络使用,做到把学生视为技术专家。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大优质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让学生学习变得主动起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于资源应用与效果评价每个班应选一个网络教学协管员协助管理,课前为老师做好准备、课后记录等。能真正地使用起网络并“把学生视为技术专家”,让学生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的设计和实践中。3.加大使用力度,发挥优质校本资源的作用。一是把资源总体数量的富足性和个体用户的切实需求相结合,与教学活动相“捆绑”。二是建立一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资源应用与评估体系,鼓励我们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在应用中提出改进与提高的建设性的意见。三是鼓励一线教师与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原生态的体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使优质的校本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4.依托制度建设,建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长效机制。2/8制度建设是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有效保证。我校建立和完善了《校园信息网络管理条例》《师生网络资源建设奖励办法》《优秀课件评比办法》等规章制度。落实了优质校本资源人人建设的机制。5.强化动力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教师的工作评价相结合、与教师的利益分配相结合、与资源应用的频率相结合、与学生的评价及效果相结合。将教师建设与应用信息资源的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内容,与工作量和工作绩效挂钩,与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师应用的情况评价相衔接。6.提供行动保障,实现资源建设最优化的目标。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要意义,把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纳入学校办学目标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区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本区实施方案,请各校遵照执行。一、工作目标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区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二、主要措施(一)平台建设建立“青白江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视频直播(点播)平台”。主要栏目是:视频直播(点播)、相关新闻、最新直播课程预告等。3/8(二)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以我区大弯中学、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大弯小学、实验小学4个链头学校为依托,通过共享平台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1.课堂直播以4个学校为链头,向全区所有学校开放学科课堂教学常态课,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2.班队活动以4个学校为链头,向全区所有学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3.教研活动开展全区网络协作教研活动。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