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讲练课前自主学案探究整合应用课题2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知能优化训练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及实验操作。•2.了解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3.了解补铁剂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一、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的活动原理•1.食醋的酸味主要来自其中的______。食醋总酸含量是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______。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课前自主学案自主学习醋酸酸度•2.利用__________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如果测量出恰好中和时二者的______,则可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CH3COOH===CH3COONa+H2O。•为了准确地确定氢氧化钠溶液与食醋反应的终点,可在被测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反应终点。通常把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__________。中和滴定体积滴定终点•思考感悟•1.(1)如何选择滴定管?•(2)为什么要预先用少量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锥形瓶是否要用稀食醋溶液润洗?•【提示】(1)实验要求精确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使用滴定管,而不能使用量筒或量杯;溶液呈酸性或强氧化性时,要使用酸式滴定管,溶液呈碱性时,要使用碱式滴定管,溶液呈中性时,既可使用酸式滴定管又可使用碱式滴定管;常用滴定管的规格有25mL和50mL的,滴定管的容量要等于或大于溶液体积的预定值。•(2)因为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会残留少量水,若不润洗,将会将待装溶液稀释而造成实验误差;锥形瓶不能用稀食醋溶液润洗,若润洗,则会在锥形瓶中残留少量CH3COOH,也会造成实验误差。•二、补铁剂中铁含量的测定的活动原理•1.通过眼睛观察比较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叫做目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用一套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玻璃管作为比色管,每支比色管中装有一定浓度的标准比色液形成色阶,将待测溶液与色阶中的各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若待测溶液与色阶中某溶液的颜色深浅相同,则说明两支比色管中溶液的浓度______;若待测溶液颜色深浅介于相邻两个标准溶液之间,则待测溶液的浓度约为两个标准溶液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形状大小材质相同相等中间值(算术平均值)•2.Fe2+经氧化可变为Fe3+。Fe3+与KSCN溶液反应可使溶液呈现红色,并且溶液中Fe3+的浓度越高,溶液就越红,这为用目视比色法来测定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奠定了基础。•3.实验中通过目视比较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得出Fe3+的浓度,从而计算出补铁剂中________的含量。铁元素•思考感悟•2.如果补铁剂的颜色较深,你认为是否需要脱色处理?为什么?•【提示】需要脱色。因为测定铁元素含量采用目视比色法,而且Fe3+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红色补铁剂本身颜色较深,会干扰实验,最终产生测定误差。•自主体验1.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解析:选C。量筒是不能准确计量的仪器,滴定管是较精确的计量仪器。准确量取25.00mL溶液,应该用50mL滴定管。又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橡皮管,故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2.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①SCN-②Fe③Fe2+④Cu⑤H2S⑥OH-•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②⑤•解析:选B。Fe、Cu、H2S都具有还原性,都能和Fe3+反应,体现Fe3+具有氧化性。•3.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下列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退色•B.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橙色•C.用石蕊做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紫色•D.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涂抹在pH试纸上,至混合液pH为8•解析:选A。滴定终点的判断直接取决于指示剂的选择,中和滴定的定量实验的指示剂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甲基橙(3.1~4.4),石蕊(5~8),酚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