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州市教育局工作参考总结XX年,是全面施行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立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立;以全面推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为打破口,扎实推进素养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实在加强教育行风建立,全面完成了XX年工作目的,为施行“十五”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根底。XX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注重区域整体开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施行水平接着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根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根底上,将建立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施行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立。全面施行《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立五年规划》,全年新增校园网73个(全市到达151个);完成常州改版工作,每月点击数超过2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等根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完成论证并启动建立,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5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举行第三届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评选、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评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成果展评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评比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召开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会暨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对教育技术装备与治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展了表彰;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均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加大窗口学校建立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立。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到达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到达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到达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到达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初次评选市级典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典范学校17所。接着推进重点工程建立。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青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别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立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全年组织教育治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调查、培训69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次来访;暑期组织500余名中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别与韩国南杨州市、英国埃塞克斯郡开展师生友好交流;新通过聘外资历学校4所(使全市到达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工程4个;适应全市外向型经济开展,妥善安置了30余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读。二、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开展水平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7.25%;高标准高质量施行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稳定率分别达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95.37%。XX年,我市高考又创佳绩:省常中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平均总分等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本、专科总录用率为85.85%(其中,市区为90.23%,武进为89.61%,金坛为79.85%,溧阳为77.89%),比去年增长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03%。职业教育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接着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