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解析: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并且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因为质子和电子带的电荷相等,而电性却相反,故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如H中就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故A、B选项均不正确。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是一种电性作用,因为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电荷,所以C选项正确。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目前有资料介绍,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了更小的微粒——夸克,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C2.下列图①②③原子结构模型中依次符合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的观点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解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模型”。答案:B3.符号为M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8B.18C.32D.50解析:符号为M的能层是第三能层,每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故M能层上最多容纳2×32=18个电子。1答案:B4.下列电子层中,包含有f能级的是()A.K电子层B.L电子层C.M电子层D.N电子层解析:K电子层是第一能层,只有1s能级;L电子层是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即2s和2p;M电子层是第三能层,有三个能级,即3s、3p、3d;N电子层是第四能层,有四个能级,即4s、4p、4d、4f。而根据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的关系规律,只有能层序数≥4的电子层中才有f能级。答案:D5.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等于后者D.无法确定解析:在同一个原子中,能层的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K、L、M、N、O、P、Q…,故B正确。答案: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解析:能层是电子层,能级是同一能层中不同能量的电子所占据的分层。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的顺序是: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