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兽医寄生虫学习题一.解释名词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宿主营养并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寄生动物叫寄生虫。2.生物源性寄生虫必须有中间宿主参与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也称间接发育型寄生虫。3.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或指从寄生虫的性成熟并产生胚胎,又经过生长发育,到第二代新个体的性成熟这样一个循环过程。4.暂时性寄生虫只在需要摄食时才与宿主短暂接触的寄生虫。5.永久性寄生虫从生到死终生居留于宿主体的寄生虫。6.内寄生虫凡是暂时或永久性寄生于宿主体内某器官、组织内的寄生虫称为内寄生虫。7.外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在宿主体表或皮内的寄生虫称为外寄生虫。8.土源性寄生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在粪便和土壤中直接发育到感染性阶段的寄生虫称为土源性寄生虫。9.兼性寄生虫既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自由生活的寄生虫称为兼性寄生虫。10.超寄生虫寄生于寄生虫的寄生虫称超寄生虫。11.中间宿主寄生虫的性未成熟阶段虫体(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称为中间宿主。12.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被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的动物称为宿主。13.终末宿主寄生虫性成熟阶段(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14.带虫宿主(带虫者)患寄生虫病后自然康复或临床治愈之后,或处于隐性感染之时,对寄生虫保持着一定的免疫力,但也保留着一定数量虫体感染的动物宿主即带虫宿主。15.带虫免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一定的数量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即为带虫免疫,这种现象就是带虫免疫现象。一旦宿主体内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16.固有宿主寄生虫在其体内能正常发育到成虫阶段的宿主。17.非固有宿主寄生虫在其体内不能正常发育到成虫阶段的宿主。18.传播媒介通常指脊椎动物宿主之间起传播寄生虫病作用的低等动物,尤指传播血液寄生虫病的吸血节肢动物。19.生物性传播者某种生物在传播病原体过程中,病原体在其体内进行一段发育,起到既是宿主又是传播媒介的作用,这种生物即为生物性传播者。如蜱传播牛的双芽巴贝斯虫等。20.卵生新产出的虫卵内胚胎尚未分裂或胚胎处于分裂状态的繁殖方式。21.卵胎生新产出的虫卵内已形成幼虫的繁殖方式。22.胎生雌虫直接产幼虫的繁殖方式。23.感染性虫卵幼虫发育到感染性阶段,仍留在卵壳内而不孵出,习惯上称之为感染性(或侵袭性)虫卵。24.感染性幼虫幼虫发育到感染性阶段即对宿主具有感染力时已从虫卵内孵出,称之为感染性幼虫。25.完全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幼虫期与成虫期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均有显著不同,两期之间必须经过蛹期。这一类的变态称为完全变态。26.不完全变态昆虫的生长发育中,经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各发育阶段虫体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发育程度不同。这一类的变态称为不完全变态。27.变态寄生虫的虫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叫变态。变态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28.一宿主蜱幼蜱、若蜱、成蜱在同一宿主体上完成二次蜕皮及三个吸血活跃期,只成虫饱血后才落地离开宿主落地产卵的蜱。29.二宿主蜱发育在二个宿主体完成,即幼虫寻得宿主吸血、蜕皮变为若虫;若虫饱血后落地,蜕皮变为成虫,成虫再爬到同种或不同种的另一宿主体吸血、交配后落地产卵。这种蜱称为二宿主蜱。30.三宿主蜱幼蜱、若蜱、成蜱三个阶段分别在三个宿主体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的蜱。231、裂殖生殖:也称复分裂。细胞核和其它基本细胞器先后分裂数次,而后细胞质分裂,同时产生大量子代细胞。32、配子生殖:也称有性生殖。裂殖生殖过程最后一代裂殖子分化形成雌、雄配子体,其进一步发育形成雌、雄配子,雄配子进入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的过程。33、孢子生殖:卵囊内卵囊质分裂形成孢子囊、子孢子的过程称为孢子生殖,也叫孢子化。34、潜隐期:从吃进球虫卵囊(病原)到粪便中出现新世代卵囊(病原)所需的时间称之为潜隐期(潜在期)。35、显露期:粪便中出现新世代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