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乡镇农技服务站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县农委、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委属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镇情,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务实求真,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使全镇现代农业又上了一步新台阶,特色产业有新突破,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1、正确引导百合种植户理性发展,促进百合产业全面提升漫水河百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升,位居全国三大百合主产地之首,百合产业现已成为全县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漫水河百合种植面积发展迅猛,价格也一路攀升,从2012年鲜百合在地头收购均价达到14元/斤,到2013年1-3元/斤,百合种植户损失较大,严重影响了百合产业发展。为寻求对策,2013年7月镇党委政府组织县、乡相关部门和百合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召开了百合专题座谈会,县农委及镇主要负责人深入漫水河百合在全国最大百合销售市场―——上海江桥蔬菜市场及百合加工企业调研。经过座谈交流、现场察看,对漫水河百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未来百合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启示。同时也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宣传引导,特别在市场销售品牌包装及冷库保鲜调控方面,2014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外销百合主体以品牌包装箱为主流,象过去啤酒箱、灯头箱等各类包装混杂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出现的都是以“漫水河”为品牌的包装,大大提高了品牌效应,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冷库保鲜调控作用明显,今年新建3个保鲜库,为百合有序销售提供了储备空间,象唐前兵、王成权等一批经纪人年销售正在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了促进百合的全面提升,镇政府引荐,县民生银行为百合销售和深加工企业提供发展资金,为百合企业和合作组织注入了活力。大大促进了百合的稳定发展。2、蚕桑产业在我镇发展已有多年历史,现有蚕园面积第1页共3页6000余亩,年饲养蚕种4000余张,年产鲜茧近160吨,现已成为全县蚕桑产业第一大镇,产量、产值均居全县之首,是我镇第二大优势产业。近年来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在家养殖户减少,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目前全镇蚕桑面积基本稳定在6000余亩,今年低改500亩,计划新辟200亩。3,茶叶生产势头良好,面积稳中有增,2014年在新铺沟村新辟茶园100亩,平田村低改200亩,4、家畜养殖业在全镇也有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黑猪产业发展迅速,黑毛猪年出栏1300头左右,家禽饲养量6万只,出栏4万只。近年来还培育了一批养殖专业户,如新浦沟村来宝养殖场、郑学勤养殖场等一批养殖大户,年出栏黑毛猪200头以上。万家山张同林土鸡生态养殖,为确保家禽产品质量,提高养殖户的风险,全年共进行春、秋两次动物防疫,全镇防疫密度达100%,我镇范围内没有出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5、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素质。为了确保支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今年春季以来,镇农技人员每人负责10名示范户,3名辅射户的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入户指导等方式,按照年初制定的科技培训计划,把先进的农业科技带给他们,争取指导一个示范户,带动一片农民使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新技术普及的速度。今年在新铺沟村发展高山蔬菜100亩,并举办近80人的高山蔬菜技术培训,农技人员常年服务于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产前咨询、产中服务、产后跟踪,大大提高了农民科学化种植水平。6、农业政策性保险及民生工程政策得以落实。今年在安家河实施50口沼气池建设。积极做好农业“三老”人员的调查认定工作。我站自县农委召开了此项工作培训会后,及时成立了乡镇认定小组开展工作,积极与各村及相关人员打听哪些人符合这个政策,争取不漏一人,让这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目前1人已通过县工作组认定,还有9人在资料完善中。7、政府驻点及中心工作2013年12月全县农业机构改革后,我镇农技人员镇政府统一安排,3人从事驻村工作,1人从事镇大厅值班,1人社保所,第2页共3页2人从事执法队,基本做到上人人有事干。2014年工作打算:⑴加强引导推动百合产业升级,切实做好百合基地标准化建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