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家校共育工作制度2.、F一、-前言家校合作哺育成长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家长们虽然知识水平不高,但是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育子经验,同样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为此,我们广开言路,主动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学校德育的看法和意见,对学校家长工作的建议,征求他们对合作育人的设想。构建起信息反馈落实制,构建信息互通制,学校要求教师家长来校时要热情接待,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不断拓展育人途径摘要:密切家校联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呼唤,是时代的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让学校和家庭携手,让教师和家长携手,朝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不断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章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性质小学家长委员会是“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由班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其宗旨是:“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具有群众性、独立性、参与性、民主性和自治性。家长委员会的职能3《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对现代学校制度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即“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其中“社会参与”、“民主监督”都离不开家长委员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委员会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我们想干不相干的事情,而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家长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家校沟通桥梁,也是家校共建平台。它不能代替学校发挥作用,也不同于一般家长个体的作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三项职能六个字:参与、支持、提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四项权利十二个字: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监督权。参与——对学校教育进行民主监督与管理。学校有义务定期向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报告工作,有义务将学校重大事项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在参与学校民主监督与管理中,要积极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当然,监督决不意味着对立甚至敌对,从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家长委员会在实践层面都不大张旗鼓地提出监督学校,而是提倡参与、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如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等。支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谁最关心学校教育?无疑是学生家长。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都愿意为孩子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素质会越来越高,他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参与教育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家长身上的巨大教育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从被教育者走向了教育者,这时,每位家长也随之成了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我校侯校长说得好:家长委员会是一座富矿,他蕴藏丰富的宝藏,等待着人们的挖掘和开采家委会还有它的沟通协调功能,组织交流功能。沟通学校与家庭、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广泛收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反馈。当一个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一刻,当你的学生进入校园那一刻,学校、家庭就成了利益攸关方,就是命运共同体。学校—-家长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为了学校校改革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包括参与组织、支持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