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表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山东省文登市大众完小曲俊军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那么,怎样的表演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服务,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教学片断来寻找答案。一、表演促品词,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和形象性都很强的文章,天真活泼的儿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词语,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具体的体验方式,不仅把学生带进了文章的情境中,而且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以《落叶》教学片断为例:师:快看,谁来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用你的读告诉大家!(学生读)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呢!他们是怎样做的?(师根据发言板书“爬、坐、游、躲、藏、飞”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说一个词语,你们就用你们的动作表现出来。但有一个要求,看谁的动作有创造性,谁的动作美!(师说,学生表演,动作各不相同)师:我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比如,你们表演小鱼“游”过来,有的这样……有的那样……(教师模仿学生不同的动作)真有意思!还想表演一次吗?现在比谁做得快!我只说一个字。师:爬、游、飞、躲……(学生表演)师: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剩下几个学生完全钻到桌子底下)师:藏!(学生一愣,不知怎么办,因为再钻到桌子底下就和“躲”重复了,可是一会,他们又钻到桌子底下了。)师:刚才一个动作是“躲”,一个是“藏”,从你们的动作可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有时候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字加起来,就叫──生:“躲藏”。案例一通过表演,学生对词语理解了,自然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并且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小动物,设身处地体验到了小动物游戏时的欢快心情,为下面的阅读理解奠定了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的表演,体验小动物的快乐情趣,从而把“躲”和“藏”很好地感受了一番。二、表演促品读,提高学生对句段内涵的感悟能力儿童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认识世界的,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悟,而表演可以将抽象的情境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课文深层次的感悟,通过表演这一方式,可以走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锦上添花。比如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一课:(课件出示:夜晚的星空)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好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小张衡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来,让我们也仰起头和他一起数。(学生仰起头,用手指着屏幕上一闪一闪的星星认真地数了起来)(大约一分钟后)师:咦,你怎么不数了?生:星星太多了,总是乱动,我的眼都花了。师:那你呢?生:太累了,我的胳膊都酸了。师:大家数了几十颗就觉得累,可是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你想说什么?生:张衡真厉害。生:他真有耐心。生:我觉得张衡很刻苦。(出示本段文字)师:那咱们现在再来认真地读读这段话。课例二的表演,巧妙地实现了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在“感”中有“悟”,在“悟”中生情。学生在真实的“数”的体验中,感受到了张衡要认真地数到几百颗星星,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和努力。这样的表演虽只有一个简单的、反复的动作,但它带来的是学生心灵的震动,是学生情感的升华。三、表演促探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个性解读能力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珍珠鸟》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首先自己读这篇文章,读完文章后要完成这样一个填空“的珍珠鸟”师:有一个要求,填空要有根据,你是从文章哪个地方看出来的,要找出根据,说明理由,明白了吗?(生自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相信你们的发言会更精彩。(学生说出“活泼的珍珠鸟”“可爱的珍珠鸟”“撒娇的珍珠鸟”等观点后)生:我认为小珍珠鸟还是“听话的珍珠鸟”。我是从第8和第13自然段看出来的。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