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糖》教学设计(阅读感悟)教材简析:《四块糖》讲述了陶行知先生担任校长期间,看到学生之间打闹没有当即批评,而是用四块糖果作为奖励,巧妙地让这名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故事。设计理念:“快乐读书屋”是为儿童开辟的半独立或独立阅读的园地,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快乐读书屋”里的文章是送给学生的礼物,应让学生快乐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自主读书,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会陶行知给“四块糖”的实质是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2、适当进行扩展阅读,培养略读能力。3、认识文中的5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快速理解文章大意。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快乐读书,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抓住文眼,激发兴趣。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王友的学生在校园里用泥块砸同班同学,不巧被校长看见了,你想知道这位校长是怎么处理这个学生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读一读《四块糖》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引导齐读课题,多媒体出示文前提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3、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学生读后回答问题,教师适当引导,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完整。(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读书,圈生字、正音,使学生在读文中认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阅读课文,深层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样用四块糖使一个同学主动认识错误的。2、学生讨论交流陶行知先生用怎样的方法教育王友,使王友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3、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感受一下陶行知先生鼓励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经过,体会学生当时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4、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深入感悟陶行知先生鼓励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谈体会,不断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感受陶行知先生理解他人的高贵品质,懂得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四、检查学生认字情况。1、认真读文后生字,看看你都认识了吗?2、小组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3、采取指名读、齐读等形式检查识字情况。五、超越文本,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文章《玫瑰花》,回答问题。(开放和利用课外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2/2